第四军自成立之日起,因受复杂的政治条件、恶劣的战场环境、多样的官兵成份、残缺的规章制度等因素影响,各种腐败恶习严重侵蚀着革命队伍肌体。为了取信于民、消除民众认识误区,新四军严惩腐败事件、讲求标本兼治,将反腐融于整训、整风、建军等部队各项工作之中。
一是反对奢靡浪费,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厉行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防止党员干部滋生腐败的重要举措。1938年,新四军政治部发出训令,要求在干部中“发扬艰苦耐劳的光荣传统精神”。1939年,新四军政治部提出“发扬部队刻苦耐劳精神,坚持节约运动,开展反贪污腐化斗争”的任务。1941年,由于日伪“扫荡”、“清乡”,国民党停发经费并实施经济封锁,加上连年灾荒,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供给难以保障。因此,新四军一方面实行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方面厉行节约,克服难关。1943年,中共淮南苏皖边区委和新四军第二师在新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重点解决贪污浪费问题,谭震林总结这次会议的成功之处说:“新铺会议是抓住了标准的例子和标准的人物,以突破一点推动全局的方法去进行的。新铺会议不仅使贪污浪费和暮气沉沉日益消失,而且使一切工作都走上了更负责的阶梯,朝气起来了。”
二是健全制度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财经、审计、治贪等各项制度法规,使各类贪腐分子不能贪、不敢贪。1940年,中原局对根据地财经工作发出指示,要求“在财政经济供给部门中,除建立严格的制度外,还应在这种人员中订出一个共同守则”,而守则要“规定财经供给人员应遵守一定的制度等手续办理财经供给工作”,还规定他们“不得嫖娼,不得赌博,不得请客,不得吃食鸦片,不得收受商人的赠礼,不得将公共物品赠给私人,个人钱财须公开登记”。此外,“对于犯有贪污腐化条件的人,亦应订出法律,依其情节轻重给以惩处”。各根据地从实际出发,加强制度法规建设。在建立财经制度方面,各根据地“依据统筹统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先后制定了《财经人员守则》、《苏中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浙东行政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制度,使其更好发挥监督功能。1941年,刘少奇在苏北抗日根据地演讲时指出:“新四军吃了穿了人民的,就是人民养育的,就是人民的军队,人民完全有权利批评它,教育它,指导它,要求它去为人民的福利而战斗。”新四军始终把加强监督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严打老虎苍蝇,保持高压态势。新四军对贪污分子实行“零容忍”,坚持发现一起,就按情节轻重严厉查处一起,“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着反腐的高压态势,并且实行功不抵过的原则,不问官职大小,违法者一律依法处置,绝不姑息养奸。1939年项英指出:“一切腐败现象和行动,都不允许存在我们的军队中,一切腐敌分子,要受自然的淘汰!”。“雅周区区长杨鹤天与一些恶霸、流氓混在一起,对群众欺压,敲诈勒索,并侵占公款,吃喝、赌博、搞女人、吸白面,甚至与敌伪有勾结,被处以枪决;有个副连长因私藏地主的金银财宝被枪毙;某次战斗期间,一名战士拿了老百姓的银镯子,被抢百姓到连队哭诉,连长便让战士在院子里列队让老百姓辨认,违规战士被公审执行枪决;一个连队的司务长贪污伙食尾子(结余)10元钱,江南指挥部根据战士的揭发,给这位司务长以撤职罚苦工的处分。
四是依托组织体系,开展廉政学教。新四军开展丰富多彩的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活动,使部队上下从“不能贪”、“不敢贪”,走向“不愿贪”,提高了干部思想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能力。整风分两个层次:团以上干部主要是学习中央整风文件,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端正思想,改进作风;营以下干部和广大战士主要开展政治形势教育。陈毅动员各级干部要“脱裤子,割尾巴”,并带头作自我批评。粟裕提出必须克服干部中存在和滋长的个人享乐主义、怕苦畏难、资产阶级的剥削意识和官僚主义等四种不良倾向。谭震林要求以检查财政问题为重点,反对贪污浪费、腐化堕落,严肃批评犯错误的干部。通过成立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华中总分校、抗大分校、教导队和训练班等,对党员进行轮训,增强自觉抵制各种腐败因素影响的能力。创办《抗敌报》、《战士报》、《火线报》、《军事建设》等刊物,对广大指战员进行思想信念、艰苦奋斗、廉政自律教育,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如1942年12月25日淮海区机关报《淮海报》刊发社论《反对贪污腐化》,教育干部要警钟长鸣,全心人意为人民服务。
五是领导率先垂范,注重理论指引。新四军领导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反对贪污腐化、节约勤俭的忠实践行者。皖南事变后,“人民的军长”叶挺公然拒绝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始终保持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和革命气节。1940年,陈毅和张茜在水西村是用两个“喜”字一碗面、稻草铺床举办结婚仪式。黄克诚将中式裤子改为西裤,减掉军帽翻沿、军衣翻领、两只口袋以及绑腿布,仅此一项,每人每年就节约一尺布。同时,更加注重反腐倡廉的理论总结,为新四军的反腐倡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如刘少奇的《论党内斗争》、项英的《保持和发扬新四军的优良传统》、陈毅的《论建军工作》、张云逸的《克服浪费,厉行节约》、张鼎丞的《永远做人民最好的勤务员》、黄克诚的《目前军事建设中的部队中的政治工作》报告等,都是反腐教育的实践总结。
孔子说:“政者,正也。”党风正,则政风正;政风正,则世风与民风正。否则“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新四军历任领导无不是公正无私、清正廉洁、党性坚强、党风端正的表率,正因如此,才为新四军屡克强敌、赢得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源泉,最终铸成举世闻名的铁军精神,在抗日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在今天,新四军的廉政之策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清河区委组织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