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展望: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2)

十年展望: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2)

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尽管中国经济未来三到五年面临种种挑战,但增长的潜力还是巨大的。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尽管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人均GDP水平仅仅达到美国的18%。就算中国经济未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仍有从18%到35%——即拉丁美洲国家相对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发展空间。如果中国能够推进一系列的改革,那么,中国经济完全有望达到日本、韩国等资源约束型国家的发展水平,那就是人均GDP水平相当于美国的75%。不管是35%还是75%,从18%起步的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仍是非常大的。

再者,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大国经济。中国有巨大的腹地,中西部仍有大量待发展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百姓仍然十分贫穷,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十足,人们努力工作的热情仍在。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巨大的。大国经济,不同于日本、韩国等相对的小国经济,从长期来看,中国完全可以走上不依赖外需的发展道路。

其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原始动力仍然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从百姓到精英阶层,对于经济制度的现状仍然是不满意的,改革的呼声仍然是巨大的。这种原始的改革动力完全可以被新一代领导人所凝聚,形成一股新的推动改革的力量。这一点与1985年的日本完全不同。1985年的日本,在经济制度的变革方面已经出现了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迹象,经济发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根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历史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仅仅达到美国18%的基础上,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未来仍然有10~20年的经济较快增长前景,中国经济的潜力是不容怀疑的。

重启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着独特的成长背景:在“文革”中经历了冲击和磨砺,对中国的基层社会十分了解,又在改革开放初期接受了正式教育,对改革理念深切认同,也具有在重大问题面前的决断力。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矛盾非常突出,最需要的几项改革已经相当明显,基本的社会共识是存在的。

——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经济的关系,大幅度改革行政审批和监管的方式。这并不是指完全取消行政审批,而是把行政审批的过程尽量地科学化、专业化、透明化,而不是垄断在政府部门。比如说,将大量不必要审批的决策交给企业家,而把核心决策,如环保评估问题,交由临时组成的匿名专家委员会执行。这种匿名的专家委员会相对于目前的纯粹行政审批而言,更加具有客观性,也不容易被利益相关者所左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释放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减少暗箱操作和腐败的可能性。

——夯实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福利基础。建立最基本的、面向百姓的福利制度,减少百姓对于实行市场经济的焦虑感,让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有最基本的福利保障,这其中包括基本的住房、医疗和教育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进一步认同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进一步完善司法改革,提升司法部门的权威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建立跨省跨地区的审判制度,降低地方政府对司法系统的干预;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针对行业的专业审判体系。以针对股市的司法改革为例,有必要把所有与上市公司相关的诉讼司法程序集中于北京、上海或者深圳,专门在当地高级法院设立证券审判庭,主导证券案件的侦查、诉讼和判决。这将大幅提高证券司法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

——公共财政改革需要新思维。其中,税制改革的关键是要理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要按照地方民生支出需要配比进行转移支付,同时要进一步增加资产性和资源性的税收。未来房产税应作为地方财政改革的突破口,其收入可交由基层政府负责,用作当地公共设施建设维护、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并要收支透明、公开,纳税人可实时监督。公共财政改革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政府资产负债的改革。中国的公共财政跟西方完全不同,各级政府拥有大量的资产,同时也有负债,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涉及到公共财政的长期稳定发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过去依赖土地融资的方式不可持续,未来完全依赖地方税负的方式也不可行,更合适的方式是通过持有部分公共资产获得长期、可持续的收入,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土地作投入,与房地产商共同开发并持有部分房产,将其按市价或优惠价格对外出租,这样既增加了公共住房的供给,也可以作为地方政府长期稳定的财政来源。

——金融系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中国金融体系最大的风险在于银行,化解风险的关键在于资产证券化。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过于庞大,占GDP的比重超过了200%,远超过A股市值所占GDP的比重。为降低风险,可以通过银行资产的证券化,把一部分成熟的资产卖到债券市场,且要求银行之外的投资者购买这部分资产,这会使得银行再融资压力减小,更重要的是,银行的部分资产会转移到债券市场,这就降低了资本市场配置不均衡所带来的风险。除此之外,银行也可以轻装上阵,把精力放在寻找更好的投资项目上,使其主业能更有效地运营。银行系统的改革还需要强调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的利润非常高,银行业垄断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要鼓励利率市场化,提高银行系统的运行效率。

金融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股市改革必须标本兼治。治标方法有三:一是使IPO适当放缓,二是动员一部分长期资金投入股市,三是适当地把股市债券化,即要求企业分红,让股民不依赖内部信息,而是可以直接从分红中获得长期持有股票的收益。在治本方面,主要还是在制度上解决问题,通过证券司法改革,完善行业内的审判制度,降低地方政府的干预度,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

——国有经济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市场化。国有企业应完全推向市场,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一视同仁,人员任免、薪酬待遇、经营管理完全市场化运作,脱离行政干预。国有资本应适当撤出,同时,出售部分国有资产的收入可以为未来增加的财政支出提供一部分资金来源。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