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创造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恢复与保护工作典范、实现从“漫天沙尘”到“绿水青山”艰辛跨越的同时,康平“工业强县”的步伐也迅猛迈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严把生态保护“红线”,康平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拉开以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塑编、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填补全省产业空白的首家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循环经济典型代表的油页岩项目,大型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康平。
以全县11个风场总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为节点,康平“辽宁风电大县三甲”位次持续巩固。
以全国首个塑编产品质量检测平台正式建成为标志,康平“中国塑编示范城”的地位进一步夯实。
置身辽宁进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决胜期、加快打造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和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新发展坐标系,康平该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承担应有使命?
领军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创新之路——康平强力发动以生态为核心的滨湖生态新城建设和以项目为中心的经济开发区建设“双引擎”,急速迈向经济总量全县县域第一集团,加快打造辽宁、吉林、内蒙古结合部区域中心县。
项目加速集聚 工业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
既要加快提高经济体量,又要迅速提升产业能级,是摆在康平工业面前的两大现实课题。而康平对“生态红线”的执著坚持,非但没有阻碍项目发展,反而稳固树立起康平的产业特色,众多优质项目迅速向这里汇聚集结。
秋近辽沈,万里长天把最美的身影投映到卧龙湖。
湖畔,康平县城的东北方,一个势如朝阳的工业园区正喷薄而起。这里,就是接连“画”出产业发展“惊叹号”的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
填补我省高性能碳纤维新材料产业空白,康平第一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沈阳中恒碳纤维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二期设计工艺已经完成。
填补我省太阳能产业空白、总投资20亿元的北京恒基伟业80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建筑主体已经完工,预计今年年底第一条生产线将顺利投产。
备受各界关注的总投资20亿元的大强煤矿项目即将于今年10月投产,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该项目达产后,康平县煤炭年产量将可达到1000万吨,占全省年产量的1/6。
随着总投资13亿元的百锦隆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东北规模最大的金针蘑加工项目的相继落户,康平实现了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事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关乎百姓餐桌安全、总投资1亿元的放心豆制品加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投产后将成为沈阳市重要的豆制品供应基地。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推进、达产,串连起的是康平工业迅猛发展的真实轨迹。近5年来,康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298户,达到目前的445户。全县工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以传统能源、新材料和塑编、新能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两大产业、四大集群”工业体系。
素以大田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的康平,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并一举在有着“新材料之王”美誉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领域抢得发展先机?
“从‘零’起步,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后发’让康平工业发展有了更多的谋划时间和选择空间,也创造了更多‘先至’的可能。”不用任何准备,康平的工业“经纬”、谋篇布局全都清晰地“印”在书记王一兵的脑海里,哪个项目何时落地、投产,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他都一清二楚。
康平的传统工业起步于2003年开始发展的塑编产业,现代工业起步于坑口电厂,第一个产业园区是2003年开始建设的塑编工业园,而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则始于2009年奠基的碳纤维项目。
起步,即加速。曾备受环境之困的康平,更加懂得如今良好生态、秀美环境来之不易,更加懂得产业与环境、产业与民生“友好”相处是制胜未来的必需前提。
为此,康平为其产业发展瞄准定位、划定航程:必须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符合康平生态保护要求的项目才能落户。
既要加快提高经济体量,又要迅速提升产业能级,是摆在康平工业面前的两大现实课题。康平对“生态红线”的执著坚持,非但没有阻碍项目发展,反而稳固树立起康平的产业特色,众多优质项目迅速向这里汇聚集结。目前,康平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县域综合发展实力达到全省44个县份中等发展水平。
折桂“新材料之王” 新能源新材料基地稳固搭建
康平工业从起步到加速的这10年,恰与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新生10年相重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康平用“绿色、环保、高效”为年轻的工业注入了更新、更持久的生命与活力。
有专家称,“以塑代钢”是21世纪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汽车、飞行器等产品的轻量化,以降低油耗、应对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主题。
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东关工业园的沈阳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基地,如此上演的一幕令所有观者大呼神奇——一种名为聚丙烯腈基的化工原料,经过聚合、纺丝、预氧化、碳化和表面处理等多道工序,最终“变”成了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