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项目强骨 新兴产业推升效益康平(2)

辽宁:项目强骨 新兴产业推升效益康平(2)

碳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 “新材料之王”,具有优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其比重不到钢的1/4,但抗拉强度却是钢的10倍;碳纤维还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耐辐射、低电阻、高热导等优良特性,又具有纤维的柔曲性,可编可纺,可以加工成各种织物并制成增强先进复合材料。

对钢铁、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的替代,是碳纤维应用推广的主 要 动力,多种优异性能更给碳纤维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体育用品、交通运输等领域。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同时更是争夺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材料,加快发展碳纤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并加速其国产化已经迫在眉睫。

经过2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和争取,2009年8月,主要从事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特种纤维及相关复合新材料的研究、开发、销售的沈阳中恒碳纤维项目终于在康平开工建设。目前,投资3.27亿元的项目一期已经开始试生产。

以这一项目为龙头,康平在东关工业园内规划建设了沈阳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基地,基地一期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主要以碳纤维、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和加工为主。预计到2015年,基地将引进碳纤维及相关企业30家,初步形成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及高强度聚乙烯纤维四条高性能纤维生产到制品加工的产业链条,全面打造中国最大的新材料产业中心。

沿沈康高速一路驶向康平,路两侧漫山遍布、缓缓转动的“大风车”已经成了康平的标志性景观。立足环境优势,康平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项目。据介绍,目前康平全县已经建成风场11个,装机容量达到55万千瓦,预计到今年年底装机容量将达到60万千瓦,到 “十二五”末期,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建成风场20个。

与此同时,总投资20亿元的北京恒基伟业80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建筑主体目前也已经完工。该项目规划建设8条晶硅电池片生产线,一期项目包括4条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底首条生产线将正式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80至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5000个。围绕太阳能太池片项目,康平着力引进LED灯具、微电子等新能源集群项目,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区。

依托工业园区,康平县着力抓实招商、服务、园区建设等关键环节,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生产要素集聚、服务功能一流、区域优势明显的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县域工业承载能力。康平工业已经进入了厚积薄发的全速增长期。

集中集约集聚加速跨入全省县域第一集团

乡镇不搞工业区,不建厂房,所有工业项目全部集中到康平经济开发区发展。在康平的决策者看来,这种集中集约集聚的发展模式,正是借力生态文明、助推新型城镇化融合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项目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是康平工业迅速崛起的成功路径,也是康平工业接续提升的必然选择。依托规划面积52.6平方公里的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康平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目前已形成塑编、新能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产业集群。

塑编产业是康平工业发展收获的“第一桶金”。历经10年发展,康平县已经建成了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塑编产业集群,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塑编产业已经成为康平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业内人士介绍,塑编产业之所以被称为清洁产业,是因为它的原材料和销售都在“外”,对康平本地的污染基本为零。

放大“中国塑编示范城”的品牌效应,康平塑编产业集群已经落户塑编及配套企业近200家,康平塑编制品产量在东北三省以及华北地区连续6年处于首位。去年,康平塑编制品产量占到辽宁省的75%,占东北地区的65%,实现产值200亿元。

在此基础上,康平加快塑编研发平台、标准化厂房、产品展览馆等工程项目建设。目前,我国首个塑编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在康平建成,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塑编产品制造标准将出自辽宁、出自康平。

康平还通过校企对接、走产学研道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开发区与沈阳化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根据塑编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设备更新、产品配方改进、塑编产品可降解等关键技术环节的攻关等方面的需求,聘请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辅导,为塑编产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按照规划,到2015年,康平塑编产业集群将发展成为以塑编产品为主导,集塑编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研发检测和商贸物流及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中国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塑编产业集群,预计实现产值突破500亿元,利税60亿元,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异军突起,总投资13亿元的雄洲食品项目、总投资13亿元的百锦隆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东北规模最大的金针蘑加工项目以及恒裕丰泰花生产业深加工、江苏雨润等具有龙头拉动作用的大项目相继落户。集群企业数量达到28家,13家企业已经投产。仅雄洲食品一家,就可以“农民+合作社+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模式,将康平全县58万亩的花生种植面积全部纳入加工链条,大幅带动农民增收。

在康平纺织产业集群里,也隐藏着行业“高手”和翘楚。以弘曲纺织为例,这家企业采用东北地区唯一的清梳联、自调匀整并条机、1008锭自动落纱细纱机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可生产多种新型功能纤维,面向高端市场,为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供优质的针织、机织用纱线。

多点突破,厚积薄发。

今年前6个月,康平新签约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在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63个,太阳能电池片一期、百锦隆二期、大强煤矿、金针蘑加工等重大项目全面推进。

未来一个时期是县域工业化的跃升期,更是城镇化的加速期。紧抓发展契机,康平将继续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推进工业发展水平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全面进入全省县域第一集团”发展目标的兑现,为“富庶和谐秀美康平”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本文关键词: 金晓玲 康平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