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洛格达州是亚欧交通走廊的重要结点,州内有河流,是俄罗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大部分货物是铁路运输,主要生产冶金制品、木材等”,科热夫尼科夫说。
(图片:图为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圣彼得堡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中俄经贸合作仍存短板
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爽看来,俄罗斯对其远东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视是中俄经贸合作的“绝对利好”。
“2010年俄政府批准的《远东和外贝加尔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显示出俄领导人对远东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刘爽说。
不过,虽然中俄双方经贸合作愿望强烈,但事实远比想象中复杂。
首先,中俄边境的物流通道建设仍显缺位。在一些专家看来,对于资源输出的“警惕”是中俄通道建设的重要阻碍。
吉林大学教授徐文吉表示,两国之间已经开通的铁路运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中俄两国贸易物品有很大不同,俄罗斯往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木材等大宗商品,主要通过铁路运输,而中国输俄商品主要为服装、日用品等轻工产品。
其次,一些专家认为,一些中国边境城市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开展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甚微,浪费较大。“自由贸易区空空荡荡,五星级酒店无人入住,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反而会让往来中俄两国的投资者产生不信任感,不利于贸易持续发展。”刘爽说。
再者,中俄边境地区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价格比较高,也影响了双方经贸往来。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吕超说:“俄罗斯人口少,地广人稀,中国边境地区青壮年劳力大部分涌入沿海发达城市及韩国、日本打工,导致边境劳动力‘青黄不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