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8月8日发表马宏伟的题为《城镇化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文章: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推进和提高质量的关键阶段,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课题凸显出来,亟须加以解答。
实际上,政府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镇化,当然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主动作为。特别是我国作为城镇化的后来者,政府在借鉴先行者成熟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方面具有优势。但是,政府发挥作用有一个合理界限问题。推进城镇化,无论发展大城市、吸纳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还是建设小城镇、使之具有大城市的功能,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实践证明,可持续的路径是靠城镇发展来积累和吸引资金。一个城镇经济活力增强了、发展起来了,财政实力、建设能力自然水涨船高,推进城镇化所需要的资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城镇化水平提高了,产业集聚、商贸活跃、保障健全、人居舒适,又会增强城镇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的突破口,就在于政府转变职能、顺应规律、激发活力、营造环境。
当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及时跟进和规范市场的选择,并不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全部。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也会失灵,需要政府及时引导、补位。这是因为市场虽能激发城镇化的活力和动力,但不能自动地使城镇化以更高的质量发展。政府应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通过立法和行政干预,加强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重视保护环境,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城镇化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