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多的时间,便民服务队的足迹遍及石各庄村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最脏最乱,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四年多的发展,便民服务队也由开始的6个队员扩充到20人,下设的工作组也更加完善,服务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立以来,石各庄村便民服务队不仅及时完成了村内排水沟、上下水管道、村内道路等公共设施的维修、维护,还为村民提供维修自来水管道、修房、砌墙、电路维修、清抽户厕化粪池、家庭住宅应急抢险、为老幼病残人士提供生活所需帮助等入户服务达6000余次。村民们说,自从四年前村里成立了便民服务队后,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了。
做利民之事 文明之花处处开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党总支却并不满足。盘算好老百姓家里的这些小事,石各庄村党总支又开始琢磨着怎么让百姓的生活丰富起来。他们留意到,村民们茶余饭后,没事的就消遣,打牌呀、搓麻呀……经过党总支集体研究,决定用文化活动充实村民的业余生活!就这样,村里成立了书法协会、橡棋协会、秧歌队、舞蹈队、民乐队、合唱队、传统民俗艺术队,还投资建成了1000多平米的村文化大院、群众活动室、党员活动站、图书室阅览室,还有多功能的电影厅!可以说,虽是农村,百姓的生活乐子却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村民图书馆内,万册图书免费借阅,而在设备先进的多功能培训室,还定期举办各种健康、科技等方面知识讲座。
村民人口文化大院里,挥毫泼墨的、拨弄琴弦的、欢畅歌舞的……每个村民都可以在文化大院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谱写美妙的生活乐曲。
除了丰富百姓生活,石各庄村党总支也注重对下一代教育的投入。2010年,村民子女存在“入托难”的问题。石各庄村党总支与通州贝乐康一级二类幼儿园签订联营合同,扩建石各庄村幼儿园,总面积增加了154.8平米。目前,这一幼儿园共接收本村及外来儿童130名。
石各庄村残疾人康复站,占地8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百余名残疾人、老年人进行康复劳动和各种康复训练,为残疾人提供了和谐、健康的康复服务场所。而在村里占地500平米社区卫生服务站内,村民小病、慢性病、常见病均能享受不出村治疗。
从外部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到生活难题的迎刃而解,再到精神内在的正面引导,石各庄村党总支始终把村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听百姓之声、排百姓之忧、解百姓之难、做便民之事”也同样成了石各庄村党总支对村民的承诺。
服务与付出就像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温暖感动了别人,也获得了百姓的口碑与肯定。连续四年来,石各庄村再未发生过一例村民上访事件;石各庄村党总支开创的便民服务队模式在2009年被评为朝阳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先进典型予以推广;同时,便民服务队还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2011年“工人先锋号”。
盖房、接水管、换灯泡、电气焊、疏通下水道……办好这些事情不难,难的是党的干部是否用心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石各庄村党总支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群众的“难事”“小事”都办妥了,老百姓也就信服了,也就对党满意了,也就全心全意跟党走、一心一意谋发展了!
启示与思考
四年来,石各庄党总支的便民服务和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了百姓认可,拉近了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维护了村域的和谐与稳定。这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更好的依靠人民联系人民,如何密切党群关系,做出来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一是,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小事当做党组织的大事全力解决。只有真正重视了老百姓的“小事”,他们才会把党组织当做自己的“贴心人”;只有坚持党组织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保障稳定和谐的发展。基层党组织有着较群众个人来说很难具备的组织优势,发挥好组织优势来为群众解决生活难事、提供便民服务,才是基层党组织应该聚焦的目光。
二是,发挥党员作用,积极探索为党员“指路子、压担子、搭梯子”的有效途径。石各庄便民服务队的运作模式,既是为党员发挥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入户便民服务过程中,党群“零距离”接触,群众从身边为自己提供满意服务的党员身上,获得了对共产党员进而对党组织的直接认识,从而更加信任党,愿意跟党走。
三是,坚持标准化建队、规范化服务。村党总支致力于将便民服务队从创新性向制度化发展,从探索性向规范化过渡,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上墙,不断提升服务,提高百姓满意度。制定并完善了《工作人员制度》、《用车制度》、《库房管理规定》,制作了《便民服务工作单》,让村民对入户服务进行评价监督,留下直接的意见和建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