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土地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破解“城市土地国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推动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化,改变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的格局。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与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紧密关联。
农村土地流转: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房屋等各类资源确权。实施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处置权、抵押权、转让权。农村宅基地作为财产性收入,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可用于置换城市房屋,解决居住问题。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进入市场。
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化: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形成公平交易平台;缩减政府征地范围,逐步取消非公益性用地划拨供应;小产权房,按照不同情况补缴一定出让收入。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用途补偿为公平补偿,农民房屋按市价补偿,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
根据现有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标准最高不得超过所占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这导致了农民在土地收益中所获得的比例不到11%。《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按土地原有用途补偿和30倍补偿上限规定。即将出台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各项目上均会做较大的修订,在土地增值分配上更倾向于农民。
土地财产税:建立土地价值评估体系,将土地税收征收重点从流转环节转为保有环节,从价计征。率先对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土地和囤积土地征收土地增值税;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方财产收入,确保地方财源稳定,也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对于“卖地”的依赖性,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1.6 户籍制度改革:分类推进
李克强总理指出:“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各类城市如何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制定农民工落户条件,实行差别化户籍政策,需进一步研究探索。”13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且年内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而根据2012年初下发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县及城镇的落户几乎完全放开,设区的市根据在该地就业和参保满足一定年限有条件放开。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现行落户政策。
户籍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县和大部分地级市将加快放开户籍,让落户人员享受公共服务;二是在大城市推动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如上海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会逐步在全国各大城市推行,以逐步过渡。
户籍制度改革将能扩大内需,如果每年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城镇化率)多提高1%,意味着每年增加13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镇户籍人口。根据预测,在2012-2015年将分别增加居民消费543.7、1250.6、2157.3、3307.6亿元,相当于每年多提高消费增速0.12个百分点,会使得2015年的最终消费率上升0.22个百分点。
图:本轮改革的六大领域。图片来自海通证券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
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向不是“休克疗法”而是渐进的过程。具体从各大领域改革来看,各领域改革存在不同的增长效应、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容易的、风险小的改革先行,复杂的、风险大的改革殿后。
因此,我们将六大领域改革按难易复杂程度和风险大小进行划分,按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推进的改革项目。我们这里划分的短期是预计近两年会实施的改革,中期是2017年以前会推行的改革,长期指2018年后本届政府第二个任期时才可能推行的改革。以下我们归纳了各领域改革的时间表。
资源品价格改革:短期推进:阶梯水价、阶梯电价全国推广正在进行,非居民市场化调价。成品油调价频率、幅度和挂钩油种更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煤炭资源税改为由价征收。铁路货运改革。中期推进:天然气价格和国外气价紧密联动挂钩。放开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进口。电力竞争发电、竞价上网。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长期推进:天然气管道从垄断油企中分离。电力输配电分离。铁路实现网运分离,加强竞争。
财税体制改革:短期推进: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压缩“三公”等行政经费开支。营业税改增值税正如火如荼向全国范围铺开,并对小微企业减税。推动资源税改革。摸清地方债务情况,审计署近期已开始对地方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增加中央为地方代发债券规模,控制地方债务膨胀。中期推进:中央将社保等事权上收。开征环境税。一二线城市推行房产税。推动各地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长期推进:全国全面推行房产税和消费税并作为地方主体税种。
金融体制改革:短期推进:利率市场化方面,逐步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上限,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资本项目放开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债券市场。中期推进:逐步放开小额、短期存款利率上限。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放开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降低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股比例。推进城商行并购重组和股权多元化。启动市政债,运用资产证券化、保险养老金等拓宽地方融资渠道。长期推进: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资本项目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
行政体制改革:短期推进:简政放权,削减行政审批,特别是对垄断较多的公用事业和服务业。政府三公经费、转移支付公开。中期推进:详细公布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政府间转移支付计算方法和公式。长期推进:官员财产公开。
土地制度改革:短期推进:出台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按市价补偿农民,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体系。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的前期准备。中期推进:多地试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施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进行全国农村土地确权,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处置权、抵押权、转让权。长期推进:缩减政府征地范围,全面推行农村土地特别是非公益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全国多地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户籍制度改革:短期推进: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县和大部分地级市将加快放开户籍。中期推进:在大城市推动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长期推进:各地公共服务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实现均等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