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态度才能取得实效(3)

端正态度才能取得实效(3)

核心提示:查一查自己怎样看待群众,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既是坚持群众路线、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沉下来、深进去、起作用、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必须端正对工作的根本态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对于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来讲,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我们需要怎样的政绩?

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给群众操心办事,就是践行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为党的事业奋斗,就是把党所主张的人民意愿付诸实施的力量贡献,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以具体的行动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群众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诚然,共产党人不是苦行僧,而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既讲“服务”又讲自我价值实现,也遵从并维护每个党员的劳动价值和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应有利益。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她的所有分子都必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进分子,这也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共产党人区别于一般群众的根本所在。由此,“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成为党员干部“工作”的最好诠释和根本价值。

然而,为什么今天群众对我们的一些工作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一些人为什么会把饱含着党群深情的工作看作是一种繁琐的事务和负担,等等。应查一查自己怎样看待工作,端正对工作的根本态度,真正把“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是解决显性问题的可靠途径,也是解决潜在问题的锐利武器,更是管长远的治本之策,同时又是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搞教育、行实践,不能只谈谈粗浅的认识、克服一两种突出的现象、解决三两件表面的问题就草草了事,“洗澡”要洗涤灵魂,“治病”要切中病根,进而切实端正对群众、对权力、对工作的根本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起到除病根、管长远的作用。

特别需要强调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态度,树立正确的活动观

端正对群众、对权力、对工作的根本态度,需要扎扎实实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要认真查一查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态度,坚持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认清“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现实严峻性贯穿始终,把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敷衍应付的问题贯穿始终,把严格的督导检查贯穿始终,把接受基层和群众的监督贯穿始终,切实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态度,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切中要害,触及灵魂,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