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未来五年防治大气污染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计划指出,国家每月公布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和最好的10个城市,各地要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环保部污防司副司长汪键表示,之所以要进行空气质量排名,目的是为了监督地方政府,“老排在最后一个,那市长你自己看着办”。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对市长来说,在治污成绩单上老排在最后一个,当然脸上不好看。此次中央有关部门出这一招,目的是促使地方政府官员进一步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果有的地方官员并不以治污成绩排在最后为耻,而以GDP总量排在最后一名为耻,那么,这样的排行榜,促进作用就有限。所以,督促地方加大减排治污的力度,仅停留于“市长看着办”的层面,恐怕是不够的,更应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看着市长办”。如果说“市长看着办”主要着眼于提醒地方官员强化自律意识,而“看着市长办”则主要着眼于通过强制性的制度手段,督促地方努力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生态环境。
令人欣慰的是,行动计划已提出,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其中规定,未通过年度考核的,环保部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机关等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如果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干预、伪造监测数据,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这是首次提出组织部门参与环保考核的要求,必将有力推动环保既定目标的落实,体现了中央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看着市长办”的决心。
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在哈萨克斯坦一所大学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体现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发展理念。对以市长为代表的地方官员来说,政绩考核办法是最有力的指挥棒。近年来,一些地方对环保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有关的政绩考核制度中,GDP仍然占最大的权重。在这种情况下,环保工作主要指望市长们凭良心“看着办”,自然导致大大小小的污染事件频发。各地不妨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契机,修订原先不科学不完善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当地环保情况的实际,将官员的环保成绩,提高到和发展经济的成绩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推动环保工作由主要靠“市长看着办”,向“看着市长办”转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