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纳西东巴古籍文献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纳西东巴古籍文献

    东巴古籍文献是用两千多个“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单字写成的东巴经,目前存留二万余卷,分别收藏于我国的丽江、昆明、 北京 、南京、台湾及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巴古籍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哲学、 社会学 、宗教学、语言文学 、音乐 、美术、舞蹈等几乎所有的传统学科,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2003年9月在波兰格但斯克闭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纳西族东巴古籍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名录》。 

东巴古籍文献是用两千多个“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单字写成的东巴经,目前存留二万余卷 

东巴古籍文献是用两千多个“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单字写成的东巴经

东巴古籍的由来

纳西族是非常追求理性的民族,在生存环境异常艰难、物质财富贫乏的条件下,仍创立了奇异而极具特色的精神文化。该文化以宗教为载体,集纳了积淀几千年的纳西古文明,为世人呈现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完整形态,因而备受海内外学者及仁人志士的瞩目,被誉为不可多得的人类珍贵文化遗产。该文化由宗教祭司代代传承,因其宗教祭司俗称为东巴,该宗教就称为东巴教,故该文化也就称为东巴文化,凡与该文化有关的文字、书籍、舞蹈、艺术品、器物,均被冠以“东巴”二字。

以东巴教为载体的东巴文化,贯穿纳西古代上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主导古纳西社会的意识形态,因而形式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最令世人惊异不已的是:纳西先民创制了2000多个象形文字,形成了特有的文字表达方式和书写风格,并用这种文字写下了数以万计的东巴古籍。

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比汉族甲骨文还古老的文字

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比汉族甲骨文还古老的文字

东巴古籍的内容

纳西东巴古籍,记载了东巴教祭司在宗教仪式中所唱或诵的内容,其中有天地万物起源的神话传说,纳西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诸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少数专用于记录仪式规程、仪式画谱、仪式舞谱、历法、医药、占卜方法及占卜图谱等等。东巴古籍是东巴文化的凝结与升华,因而它的内容涉及文字学、语言学、宗教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史学、伦理学、哲学、美学、法学、神话学、文学、绘画、舞蹈、音乐,以及天文地理、植物动物、农牧医药等多种学科,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它为多学科对远古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资料,被学者视为提供研究资料的“富矿”、“活化石”、“典型范例”特别在人文学学科的学术界尤受重视。

由宗教祭司代代传承,因其宗教祭司俗称为东巴,该宗教就称为东巴教,故该文化也就称为东巴文化

由宗教祭司代代传承,因其宗教祭司俗称为东巴,该宗教就称为东巴教

东巴古籍的特征

东巴古籍文献为纳西族东巴自制土纸做成,纸质坚韧厚重,全部古籍由自制的墨和竹笔写成,线订册叶装。一般古籍长约28厘米,宽约9厘米,呈长方形。形式风格独特,对古代造纸术和古籍装帧的比较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书写东巴古籍的东巴象形文字,其源甚古。其文字不仅被完整保留至今,而且只有少数东巴祭司能识读。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比汉族甲骨文还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不论从字体形态还是记音方式看,均比东巴文发展得更为成熟。甲骨文的形体已相当抽象,所记语言已没有省略现象,而东巴文则正好相反,显得更为原始。从文字记录语言的角度看,它属于用语段文字书写的古籍,对研究书面语与口语的结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由于东巴文字的这种特殊性,东巴古籍成了原始古籍的范本,世界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一项古籍文献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风格特点的文献遗产。

古纳西东巴文字手稿

古纳西东巴文字手稿

珍贵文献世界瞩目

由于东巴古籍内容及文字的特殊性,早在19世纪末,就被海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搜集收藏。在国内收藏的有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东巴文化博物馆、丽江县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台湾博物院等。国外有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西班牙、瑞典等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名满天下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博物馆等的收藏更是为数不少。目前确知被收藏的东巴古籍约有三万多册,除复本外近1000种。

东巴古籍文献为纳西族东巴自制土纸做成,纸质坚韧厚重,全部古籍由自制的墨和竹笔写成,线订册叶装。一般古籍长约28厘米,宽约9厘米,呈长方形

东巴古籍文献为纳西族东巴自制土纸做成,由自制的墨和竹笔写成线订册叶装

极具学术价值的东巴古籍文献,近100年来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整理、介绍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翻译东巴经典的工程。在老东巴的配合下,目前已经完成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翻译出版。在众多关于整理、介绍、研究该古籍文献的出版物中,纳西族学者方国瑜先生编纂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原台湾故宫博物院李霖灿先生编著的《纳西族象形标音文字字典》及《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是较具代表性的三部出版物。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名录》的就是收入《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近1000种东巴经原文典籍。值得一提的是,东巴古籍中的象形文舞谱,记录了祭司在宗教仪式过程中,按照不同的仪式规则所要跳的60多个东巴舞蹈。有专家考证,这是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世界上最早的舞谱。由于东巴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个世纪以来,先后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前来收集、调查、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世界各国图书馆、博物馆也设法收藏东巴古籍。目前,存世的近三万册东巴古籍有一半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收藏。东巴古籍因为难于释读而一直被视之为“天书”。目前精通东巴文的老东巴不超过十人。

东巴古籍因为难于释读而一直被视之为“天书”。目前精通东巴文的老东巴不超过十人

东巴古籍因为难于释读而一直被视之为“天书”。目前精通东巴文的老东巴不超过十人

保护和利用

东巴古籍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这一份文献遗产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和再造的。它不仅是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而且具有超越民族文化的重大学术价值,属于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应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分享它的智慧与价值。目前由于强势文化的冲击,东巴文化趋于消亡;掌握东巴文化全面知识的大东巴已所剩无几。

东巴古籍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这一份文献遗产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和再造的象形文字爱

东巴古籍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这一份文献遗产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和再造的象形文字爱

东巴古籍除被收藏者收藏之外濒于消失,而且古籍是由自制的土纸装订而成,经不起自然老化与无尽的翻阅。这些情况的存在,把如何让更多的人来重视这份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人类珍贵文献,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纳西东巴古籍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将对东巴古籍的保护和利用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高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