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清开始给兰辉开车,还是2010年7月的事。
那时候,兰辉已经是分管交通、安全、档案等工作的副县长。灾后重建,正是最紧张的时期。
地震之后的北川,90%以上的道路、桥梁被毁,20个乡镇的交通全部瘫痪,262个村道路中断。重新规划的都开路、马桃路、302省道,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震后打通的擂禹路,是新老县城通往关内12个乡的唯一通道,最低海拔600多米,最高海拔2000多米,山里地质变化频繁,气候变化大,老百姓的出行天天都是难题。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兰辉的身影。
山里下雨道路塌方,他就带着队伍穿着雨衣雨靴进山指挥抢险;高山道路冰冻积雪,他就亲自上阵撒盐、推车、铺棕垫;哪个路段提出要工程变更,他就带着交通、安监、发改、财政等几个部门到现场办公……
2011年的一天,山洪暴发,100多名修路工人被困在山里,没有食物和饮用水,他带着人坐上冲锋艇就往堰塞湖里去。他一米七的个头,体重不到60公斤,在波涛汹涌的湖中央,越发显得瘦弱。
瓢泼大雨里,金晓宁将双手拢成扩音筒:“兰县,太危险了,您回去吧!”他用手抹一把眼镜上的雨水,冲锋艇继续往前。一个大浪过来,水流漫至腰际,更大的石块被裹挟着横冲直撞翻滚过来。“兰县,太危险了,您回去吧!”身边的人都冲他大喊。他用手抹一把眼镜上的雨水,什么也不说。直到冲锋艇也罢工了,只好撤回去,打电话协调山里的警务服务站解决问题。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有人劝他:“兰县,有的事情让分管部门的同志解决就是了嘛?”兰辉说:“我是分管副县长,很多事有我在,要好协调些。”
在“拼命三郎”身边工作,有人有怨言是难免的,但陈邦清没有,他的里程表上已经累计了24万多公里,平均每天200多公里,相当于每个月要把北川跑3遍以上。跟着兰辉,北川的大小道路,没有他没走过的。当地人管兰辉叫“车轮子县长”,他乐得成为这个车轮子“司长”。
交通安全工作急难险重,但交给兰辉,县委书记刘少敏一万个放心。“兰辉是个特别有责任心、特别细心的人,没有人比他更能担得起这份工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