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见到的,还有他在川北教育学院上学时的同学刘勇。
在纷乱的绵阳火车站,兰辉送别离开北川的第一批战士。他给在绵阳生活的刘勇打电话,请他帮忙送几件换洗衣服来。
“见到兰辉,他脸上、身上全是泥,眼镜歪歪地架在鼻梁上,手指尖有凝固的血渍。鞋子开了口,裤腿也破成丝丝缕缕。我们见面不过几分钟,他从我手里拿了几件能穿的衣服就又回北川了。”
妻子已经想不起来,绵阳一别后再见到兰辉是什么时候。只记得兰辉给她打电话,让她带几件换洗的内衣裤到绵阳中医院。“他已经高烧几天了,烧得说胡话,那是累的啊。”
震后第三个月,年近八旬的兰甲正终于在擂鼓镇安置点的政府临时办公板房外,远远地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但见他被那么多人围着,拉的拉,哭的哭,老人也没好意思去打扰他。
兰辉常说,人生在世,要懂得感恩。他告诉朋友:“地震的时候,正是因为在工作,我才活了下来,如今就更应该努力工作。这是感恩,也是对那些在地震中离开的北川人最好的告慰。”
他说到做到了。地震后几乎每一天,他都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他去最难最险的路段协调指挥,他去矿井深处排查安全隐患,他去老百姓家里嘘寒问暖……
他时时刻刻挂念着百姓。302省道终于通车了,他在微博上招呼乡亲们回家过年;他在百度北川吧隐藏了副县长身份,真诚地与百姓交流,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过年过节合家团聚的时候,也是他内心最歉疚的时候,整整3年,他没有和家人一起过过春节……
兰辉最终没有找到母亲和大嫂的遗体,时间不允许,工作不允许。他也从来没有刻意与人提起过。直到有一次,刘勇到北川新县城办事,叫他出来一起吃饭。见面的时候,兰辉的手机响了,铃声是《遥远的妈妈》。“那时候我才明白,母亲去世的事,他一直都没有放下。”
亏欠了家人,无愧于北川
“我珍惜荣誉,珍惜生命过程中的每个闪光点,我会在余下的日子中让每一天发光,为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虽然我不富裕,虽然我讷言少语、不愿表白,但相信,诚,会激发有感情的人。”
——兰辉微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