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升级涨价,如何让消费者更信服?

油品升级涨价,如何让消费者更信服?

油品升级利于环保,分摊成本体现共同环境责任是原则,但不是取信于消费者的充分理由。成本透明才是合理分摊的前提,油品升级成本能否摊开算?与政策制定相关的成本测算的具体细节,应当具有透明性,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

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已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施优质优价政策。成品油加价标准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制定,其中,炼厂承担20%到30%的成本,其余成本则由汽车使用者承担。(9月24日《新京报》)

油品“利”为先难承健康之重

在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和社会各方的强烈呼吁下,我国的油品质量升级步伐终于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

油品质量差、标准提升严重滞后等,一直饱受社会诟病。背后缘由,无外一个“利”字。汽车企业和环保部门指责炼油企业阻碍了乘用车排放标准提升的日程,而国内石油巨头则大谈“成本”与“补偿”,振振有词地进行自我辩护。

神仙打架,牺牲的却是社会的环境和百姓的健康。在行业和部门一年年围绕各自利益的“拉锯战”中,大气环境的恶化却毫不留情面。今年以来,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发全社会对油品质量加快升级的强烈关注。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

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乘用车的快速增长,决定了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必须与之相适应。从利于民生和公众健康的角度,着眼长远,未雨绸缪,这是国内石油行业、几大企业的职责所在、责任所在。

我国已于日前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多部门多行业多角度采取措施防治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油品质量升级步伐的加快,必须坚决破除部门和行业利益的藩篱,以公众健康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同时,让油品质量升级的过渡期不至于成为空白期,也须从考核指标和机制建设入手,使油品质量升级成为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的主动行为。(新华社)

本文关键词: 油品升级涨价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