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中国,就无法了解世界政治”;“想要理解中国政治,就不得不去理解中共”。在全球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研究”中,与中共有关的论著、报道和话题逐年增多。中共十八大后,世界再次掀起研究中共的热潮。
一、“一个改写中国命运的政党”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过去90年里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取得非凡成就,世界为之惊叹。这既要归功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也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汉斯·范·德·文说,中共是让“中国从贫穷和屈辱中站起来的了不起的政党”。
开辟了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首先,“中国道路”是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俄中友好协会主席季塔连科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使中国建立现代繁荣国家的目标变得具体可行。其次,“中国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狄忠蒲认为,中共“没有迎合新自由主义的信条或政权更替的预言”,坚定走自己认定的正确道路,反而创造出“中国奇迹”。第三,“中国道路”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李侃如认为,“中共的发展既不同于它的苏联导师,也不同于欧洲的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一种‘深刻的本土化’特征”。第四,“中国道路”具有强大的优越性与生命力。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格里菲思说,中国“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让全球动容。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
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沈大伟说,“中共已经走上了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国外许多学者、政治家认真分析、总结出这条“民主发展道路”的八个特点和内在优势:
一是“集体领导制度”。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爱丽丝·米勒等认为,“中共实现了集体领导体制的民主化”,这是一种“成熟的、有效的、独特的民主”。二是“党内民主制度”。美国学者黎安友、日本学者江田宪治等认为,差额选举制、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票决制、任期制、轮岗制、绩效制、责任制、公推直选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等,显示出中共民主政治制度新规范的重大进步。三是“选贤任能”制度。丹麦学者柏思德认为,同西方选举制度相比,中国实行的是一套选贤任能的制度。四是“权力交接制度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报告和黎安友等学者认为,中共权力交接已经有序化、制度化、程序化。五是“协商民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南非学者拉埃尔等媒体和学者认为,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提供决策意见,各方的声音很好地“纳入了国家发展的纲领中”。六是“大众参与和利益诉求制度化”。德国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托马斯·迈尔说,中共让不同阶层或民众的利益诉求和建议都在党内有体现和表达,并“把各种利益诉求汇集在一起”。七是“民主决策科学化机制”。悉尼大学教授克里·布朗说,中共让“信息更加公开,执政更加透明,程序更加规范”。八是“纵向民主”。美国学者奈斯比特说,“中共执政理念与方式在过去30年中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变为吸纳民众自下而上参与的执政党”,“中国的纵向民主是建立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上的”,“两者的合力”促进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