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顽症,它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腐败不除,民心不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现阶段,切实有效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已经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成为凝聚民心的一项重大工程。而加强廉政文化和廉政制度建设,是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有效手段。
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
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为核心,以文化为载体,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的文化。廉政文化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折射出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文化最大的功能是化人,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教化、引导和约束功能,对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是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工程。
廉政文化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性是廉政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廉洁从政是以高尚的道德操守和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廉政文化的着力点是提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从政道德素质,促进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廉洁自律。崇高的道德信念能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能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能给人以准绳,高尚的道德素质能给人以约束。“官”气正则民风清,廉政文化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人人崇廉奉廉的良好氛围。
廉政文化具有社会引导的功能。腐败问题的产生与社会风气、群众的道德价值观密切相关。民风、社会风气与党风、政风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端正了党风、政风,可以直接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而端正了民风和社会风气,就能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社会根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弘扬主旋律,鼓舞和激励人心的作用,能够通过陶冶灵魂,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起到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引导作用。
廉政文化具有监督约束的功能。廉政文化的监督作用在于,它能通过唤起人们的监督意识而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进而激发人们的监督兴趣,也能够通过公共媒体报道廉政动态和揭露腐败问题而引导人们去监督。同时,廉政文化还具有规范约束的作用,通过宣传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权力观等,从道德、思想和制度上约束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促进廉洁自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