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重庆: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七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我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了总规划。这次行政体制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力简政放权,优化机构设置,严控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健全完善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规范、统一高效的直辖市行政体制,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各级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较突出,行政审批过多过滥。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权责不清,“九龙不治水”。个别部门重审批、轻监管、轻服务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办事成为“公章旅行”,费时耗力,推诿扯皮。更有甚者,权力资源个人化,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让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大打折扣。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需要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职能向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要通过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为各类市场主体松绑,要大胆下放、取消、合并有关审批项目,今后一般也不再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坚决防止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过细;大力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

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打破行政性藩篱和垄断,让市场准入的门槛降下来,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现象,让民间的资本和技术活力充分涌流。要通过放权,减少审批,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积极性,使政府管理能够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群众。事实证明,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既有利当前,也可惠及长远。

转变政府职能,决不是简单一放了之,政府的宏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能弱化,而要强化。对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大都市区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交通路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要加强统筹安排。

要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流动人口、户籍、网络、“两新”组织等领域的管理,创造群众工作的新鲜经验。“放”和“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该放的要充分放手,该管的一点都不能撒手。处理好这个关系,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保障。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既是一项重大举措,更是一场自我革命。落实好职能转变要求,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监督做保障,切实防止打折扣、做选择、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搞变通,相互扯皮、工作不力等行为。机构改革涉及一些人事调整,各级干部要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去,以身作则、作好表率,确保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以良好表现体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