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战略选择(2)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战略选择(2)

三、继续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弘扬民族传统、彰显民族特性、把握民族现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具有民族风格和气派

首先,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特点相结合,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一方面,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经验,发展既具有中国语言风格又与世界文明融通的理论概念、范畴和表述,着力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其次,党和政府有关利益问题的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十分注意对民众的社会心理分析与研究。我国现阶段社会心理十分复杂,党和政府要制定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益调整方针和政策,必须将社会心理的调查和研究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心理,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社会心理,只有科学把握特定民族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心理,党和国家制度及政策的制定才会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

再次,社会发展要特别注意我国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更加具有包容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和政府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方针、政策,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巨大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族地区也因复杂的原因发生了严重问题,甚至是分裂和暴乱性质的问题。不断增进民族团结,需要严厉打击敌对势力,也需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多地增强发展成果的民族间互惠与共享,突出多民族间的包容与共生,进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四、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要、回应时代呼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时代气息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广泛汲取当代世界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容纳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背景下迅速崛起,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今天,我们应当以更加充足的自觉和自信,把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广泛吸纳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最新优秀文明成果,始终与当今世界先进文明发展保持同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

另一方面,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优越性,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当今世界“一球两制”、“资强社弱”是不争的事实,社会主义要赢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必须着力展现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凝聚强大经济实力,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为人民群众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把以人为本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魅力。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