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共同理论基础(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共同理论基础(2)

(四)从理论本身来看,两者均具有实践性

理论、口号的提出不只是停留在思想观念中,最重要的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需要付出实践行动。因为这种理论、口号并不是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主体意识之中,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而来的。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实践也影响着理论的发展,对理论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这是理论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历史雄辩地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中国道路,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去。

(五)从实践对象来看,两者均具有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基础上,它是从社会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提出来的。中国梦更是全体华夏儿女百年来的共同夙愿,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两者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个层面来展开论述,这三个层面的主体都离不开人,都是人直接参与的结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理论的内在需要,其内在本质就决定了理论实践对象的人民性。

(六)从实践方法来看,两者均具有多样性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是明确的,方法很多,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套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在学校、社区、单位等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学习理论开始,也可以从行动规范开始。

中国梦的实现方法也不是固定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的主体有区别,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所实现的方法当然不尽相同。不同的个体实现梦想不尽相同,实现梦想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七)从理论发展来看,两者均具有现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提出,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不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乌托邦。两者均具有现实性,是客观事物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性的存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社会法制相对完备,人民文化素质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会逐渐接近。中国梦也是我国在综合国力达到一定程度提出来的,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目标越来越近。

(八)从发展前景来看,两者均具有全面性

社会的发展是具体全面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轮驱动作用的结果。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从发展前景来看,是全面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均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出发,涵盖了发展的全部。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才能带动国家的发展。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但又相互区别。三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推进着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