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共同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共同理论基础

纵观两者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均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最新的概括。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奋斗目标。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作为当前全国人民重点学习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两者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就两者之间的理论基础作初步探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从发展根源来看,两者均具有历史性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差异性导致部分群众的政治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扭曲,诚信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道德失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凝练出来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一个高度的概括。

中华民族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很长一段时间,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明不间断的民族之一。后来受到了帝国主义的欺凌,一度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踏上民族复兴之路。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为复兴中华民族积累了相当的条件。中国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纵观两者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均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从理论属性来看,两者均具有阶级性

任何一种理论、口号的提出,都是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共同意志。我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提出的理论、口号代表着广大人民,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针对社会上一些恶俗现象提出来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强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党对人民的期盼。中国梦的提出更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党的奋斗目标。两者均是党对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期望,体现了国家管理的意志。

(三)从理论内容来看,两者均具有客观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伴随着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社会发展到现在,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和客观需求来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方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就其形式来看,具有主观性,是头脑中的精神性的东西,但就其内容来讲,两者具有客观性。两者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思辨、推理的结果,是建立在大量历史事实、现实情况以及未来需要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实践的结果,是党对我国发展需要的主观反映和认识成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