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网友一阵哀叹——
按这标准,经典动画全不能看
这份倡议书一出炉,网友们便展开了大讨论。
微博网友“AIYIN吴”就说,“一直觉得喜羊羊根本就没教人基本的人生道理,小孩子没有判断的能力会全盘接受里面的内容。平时看的东西或多或少会影响人的思维,保不准就会……”
微博网友“特蕾西”也表示,“熊出没真的很不喜欢!各种教人怎么恶作剧!”
还有网友表示,从小到大看过的动画,几乎都有些暴力情节,“圣斗士打死过人,哪吒自刎时鲜血遍地,灌篮高手更不用说了,不良少年砸篮球馆播了好多集……”
专家说的挺在理——
还是快建立动画片分级制度吧
针对这份倡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博士呼吁建立幼儿电视片、动画片分级制度。动画片分级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建立,但不知为何我国却迟迟没有动静。如果有着分级制度的立法或者相关规章制度,家长可以参照执行。当然,这有赖于政府相关部门主导。
律师唐志坚表示,国外部分国家有专门的分级制度,而我国法律没有细化,可以说这是一个法律缺失。从引导孩子的行为举止来看,分级是有利的。但采取不同的划分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分级标准,因此在倡议建立分级制度的同时,应该强调儿童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到分级标准讨论中去。
动画片暴力成风是个问题
喜羊羊、灰太狼、光头强,恐怕是目前最受小朋友关注的虚拟人物了,同时,他们代表了国产动画的崛起。央视一批评,网民很生气。有人就称,他看了一个童年的《猫和老鼠》,也没见自己变得很暴力呀。这应该是不少人的疑问。
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大师。充斥暴力和脏话的作品,未必会让每个人都成为“暴力控”,但的确有可能让孩子性情易怒,易用暴力行为和脏话对他人作出回应。动画片中的电锯、平底锅等玩具,不少孩子就视为社交工具,让人担忧。
动画片中极度夸张、没有现实意义的情节,也非常危险。除了学烤羊被烧伤,像学动画人物撑伞跳楼、学奥特曼飞行酿成事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孩子是一张白纸,动画片传递的价值观,甚至也影响孩子。比方说,不少孩子以为,家庭关系就应该是红太狼和灰太狼这样,妻子教训丈夫、丈夫养家不力挨揍都理所当然。
可见,面对未成年人的作品,慎之又慎,非常必要。
成年人能分辨是非且能自控。比方,看暴力片可能是成年人的情绪宣泄,而孩子则认为世界就是这样,他会学习和思考如何在暴力世界中实现强者生存。所以,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面向未成年人的作品。
充满暴力的作品,情节紧张,看起来过瘾、畅快,容易吸引小朋友的关注,这就导致制片方,制作以打斗为主导的动画片成风。而打斗片,又很难控制暴力镜头以及粗俗话语,谁真谁善谁美也变得模糊不清。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