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落马何须等到民怨沸腾

官员落马何须等到民怨沸腾

相关部门应对民意中对官员批评议论的声音保持及时倾听,并对涉事官员保持有效监督和及时查处,这样才有可能将其滥用权力带来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带病提拔的概率。

据报道,2009年8月26日,季建业来南京任职后,砍伐梧桐树、拆城西干道、投巨资上马雨污分流等大量工程,南京这座古城不断被“开膛破肚”。4年间,不时激发民怨沸腾,并不断有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作为副省级的南京市市长,季建业的落马成为十八大之后又一反腐硕果,在顺应民众期待的同时也再次印证了“党中央苍蝇和老虎一起打”的坚定决心。但其主政期间不时激发的民怨,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现有的官员监督机制仍存在着漏洞,对腐败官员的查处上也是相对滞后的。

官员的施政导致民怨沸腾,既可能是官员在推行自己的某种政策、主张时短时期难以得到公众理解或者长期的正面效应没有显现,也可能是官员依仗着权力一手遮天、胡作非为,严重地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虽然不能因民怨沸腾简单地断定该官员是有问题的,但至少可以肯定,该官员是有争议的,是值得引起纪检监察等部门重视的。

在相对闭塞和落后的古代,人们就通过民谣等形式表达对官员的不满。在网络时代,公众表达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更大的提高。在这些表达背后,涌动着切切的民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关于季建业的各类信息如果在当时就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和重视,对于这类官员,就有可能将其滥用权力带来的后续恶劣影响降到最低,也会减少带病提拔的概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近日强调,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这预示着中国反腐的水平和境界将迈入新的阶段,公众期待着相关部门能及时了解、倾听和采纳民意,并汇集成为反贪肃腐的强大合力,以推动“官员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政治环境的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