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称征遗产税不应急:中国老人有多少遗产(2)

厉以宁称征遗产税不应急:中国老人有多少遗产(2)

谈分配

“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初次分配”

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讨论话题延续至今,重点是初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仍是争论焦点。厉以宁直接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如果没有改革,你二次分配搞再好也没有用。”

“第一给农民以产权,农民有财产了,才有财产性收入。”厉以宁指出,初次分配的第二个问题是劳动力市场中供求双方地位不均等,“国外可以看到工会的作用很大,中国的工会作用也很大,但是工会不管农民工,你见过工会管农民工的事吗?”除此之外,农产品方面单个农户也是弱势,而采购商是强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人均教育经费城市多农村少,都造成了农民在初次分配收入中的弱势地位,亟须改革。

厉以宁也强调,在中国现阶段两种户口并存的情况下,二次分配也很重要,不能忽视,中国的社会保障应该着重城乡一体化。“在西方国家有一句老话,‘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补’。”厉以宁介绍,“而在中国不是这样的,一次分配就有差距,而二次分配扩大了差距,因为工人和城市职工有公费医疗,农民工连合作医疗都不一定能保障,所以城乡社会保障要一体化。”

至于其他的社会分配制度调整,厉以宁表示不该着急。“比如遗产税的征收,它的前提一定要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厉以宁说,“有了完善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以后,而且税率要合理,门槛要适度,因为中国和外国不一样,外国资本主义搞了那么多年了,中国不同,中国的老的有多少遗产?”

谈创业

“富了不能变懒,要勤奋,要艰苦创业”

“美国人关注中国的什么?”厉以宁笑说,是中国的咖啡店。厉以宁介绍,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发表了一篇长篇通讯,既没有关注中国的GDP有多少,发展有多快,而是从中关村的咖啡店看起。“中关村有许多咖啡店,有一个叫做车库,几乎每天都坐满。”厉以宁说,美国人每天去看,去打听之后知道,咖啡店里都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博士后还有青年教师,以及中科院和其他研究机关的年轻研究人员。“他们谈创意、创新、创业、专利权的转让问题,专利权的开发应用问题。”厉以宁说,“这就是美国最应当担心的问题,因为30年前比尔·盖茨跟乔布斯都是美国大学城咖啡店的座上客,这些人当中,过二三十年看,甚至过十几年看,大量的创新人才会从这批人里出来。”

厉以宁提醒,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应该把眼光看得更远一点,“我们应该看到富了不能变懒,如果变懒了我们还有什么希望?要勤奋,要艰苦创业,这是很重要的。”“西方国家出现的问题是福利病。”厉以宁说,为了弥补青年的营养不良,英国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了每天一杯免费牛奶的政策,20多年后,营养状况得到改观,但是取消这项福利引来了游行示威、罢工,甚至迫使政府改组,“这么小的福利,它是刚性的存在。”

厉以宁说:“我们中国是量力而行,努力发展。”

人物名片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公开资料显示,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大读博期间,师从厉以宁教授,并与厉以宁、李源潮等师友合著《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天府早报 记者 吴忧 李丹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