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建设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三三制”不仅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密切联系了群众,起到了良好的相互监督、实现廉政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必须教育担任政权工作的党员,克服他们不愿和不惯同党外人士合作的狭隘性,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数同意,然后去做。同时,尽量地鼓励党外人士对各种问题提出意见,并倾听他们的意见。”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延安整风不仅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而且从客观上使共产党政权更加清正廉洁。因此,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分别接受蒋介石和毛泽东宴请后由衷地发出“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的赞叹。
建国之初,“三反”、“五反”运动是直接针对腐败问题的政治举措,是为“进京赶考”的承诺交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毛泽东亲自领导了1953年的“三反”斗争,他明确指出:“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他还深情地说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上治理腐败,并认识到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三、腐败——政治的大敌、亡身亡党亡国的渊薮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治国当先治吏,纵览古今中外,腐败致身败、家亡、党颓、国破者,数不胜数。廉吏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一语道破腐败是政治之大敌的普世真理。
腐败,小则亡身。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腐败往往因小贪而起,至大贪而不可收拾。古有秦桧、和珅,今有成克杰、刘志军,外有卡扎菲、穆巴拉克等,不胜枚举,虽曾烜赫一时,终究归于身败名裂。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利益分化显著,法律制度尚须完善,而党员干部面对的诱惑日益多样化,共产党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常怀临渊履薄之心,常思“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诲,为实现中国梦持续凝聚正能量。
腐败,大则亡党亡国。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大都是通过政党来组织和运转起来的,治理腐败当从政党建设抓起。腐败不仅会不断侵蚀政权的根基,而且可能毁灭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苏联共产党的教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历朝历代更替的周期律也昭示出腐败亡国的真理。对于一个政治组织来说,腐败就是一个毒瘤。腐败会削弱组织的战斗力和公信力,失去广大的群众根基,最终,由沉疴深入骨髓,随时有覆灭的危险。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提醒我们: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党的作风建设亟需常抓不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