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应试学习真的水火不容吗

自主学习与应试学习真的水火不容吗

日前,教育部明令取消“小升初”与“奥数”挂钩,推出《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这种反对培养“功利型”考试机器的做法一时让很多人拍手称快。然而,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得多,更隐蔽的、以各种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培训班并未消失,这让广大家长们更加困惑:让孩子参加各种考试培训可能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使他们只能跟着老师走,为应试而被动学习;不让孩子补习,凭其兴趣自由发展,可能难以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获得一个好的发展平台。

自主学习和应试学习真的水火不容吗?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从中西方哲学、教育学理论中追根溯源。

“自主”在中西哲学中迥然不同

在西方,“个人自主”是西方自由民主概念萌芽的基石。从休谟、康德到穆勒,都对“个人自主”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虽然有西方学者指出,“自主”就是“个体拥有广泛的选择项、自由和独立”,但是也有人指出,“个人自主”既是一种自我实现,又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从社会、政治局限中摆脱出来的相对自由。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里,可能很难找出“个人自主”的概念,因为其核心理念“仁”、“义”、“礼”等对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作了明确的规定,依照这种理念,个人更多的是承担理性的责任和道德上的义务。美国学者普拉特曾用4个词“忍耐、顺从、责任和忠诚”对此进行了总结。在西方人眼中,这样一个被严格定义了的社会几乎没有“个人自主”的空间。

然而,西方的思想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中国还生活着如此多幸福、快乐、把握自己命运、掌控自己人生的自主个体。事实上,依照卡伦的观点,所谓“自由”其实包含两个方面:拥有自由去做事和摆脱限制得到自由。应当说,西方强调的是为个体创造宽松的外在条件,而中国强调的是个体自身不断修炼提升个体的内在条件。

自主学习在中西方教育理念中各有风采

中西方在教育理念中都包含有倡导自主学习的言论。例如,希腊哲学家色诺芬曾说,个人的美德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获得的。在18世纪,卢梭强调良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教他们各种各样的知识”,其追随者们杜威、皮亚杰和罗杰斯等对此理念不断发展,并提出“以尊重孩子兴趣为前提的个性化学习”概念,以及“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论语》中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记载,表明个体的不断学习、自我完善和提高是获得美德的前提条件。孟子在《离娄下》中有类似地叙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在孟子看来,一个人要获得高远的造诣,必须要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

应当说,古代中西方思想者们都认为,只有个体的自主学习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进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且个人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共性在近代以来却出现了分化,在西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始终围绕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不断推动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在中国,虽然教育理念中不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但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更多的教育实践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在西方学者看来,中国没有自主学习者,只有被教师和家长不断填鸭教学的应试者。

中国特定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理论

难道只有宽松的环境才能培养“自主学习者”?应试环境下只能培养不能独立思维的“应声虫”?

事实上,作为一名学习者和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自身的学习经历以及从教多年的体会都告诉我,答案是否定的。在西方,宽松的、以培养孩子兴趣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虽然造就了个性鲜明的杰出人才,但是过分强调学生自身兴趣和自由发展的做法,也使很多本可以有潜力、待挖掘的学生因为惰性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中国,虽然高考和一系列考试让许多学生将学习的目标和考试紧密结合,但在此过程中培养的学习管理能力,例如预习、复习、自我检查与评估等,恰恰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

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西方学者以其一贯的霸权思维模式,认为只有西方的自主学习理论才是唯一合法的理论,应当在全球推行。殊不知,每个国家、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国情和特定的文化,片面地强调西方理论的先进性,并用其强行指导中国的教育实践必然会走进误区。在中国,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学生必须通过公平的考试手段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因此,高考是现阶段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人才遴选形式与制度安排。在此情况下,不排除存在部分学生仅仅为获得好的考试成绩而学习。但即使如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也符合中国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关于“个人自主”的理念,为了摆脱教育资源缺乏的限制,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希冀在更高的平台上获得更大限度的自由空间。无可否认,一个宽松的条件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快地锻炼自我决定能力,但如果片面强调外在条件而忽视对学生学习管理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将成为空谈。

因此,根据中国的特定国情,培养自主学习者既需要教育政策进行相应调整,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宽松条件,也需要传承已有的、培养学生学习管理能力的教学实践。因为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才能在一个宽松的外部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其自主性,而不是本末倒置。

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学习者

基于以上分析,在中国培养自主学习者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一方面,利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良好契机,让学生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下发现和拓展自己的兴趣,使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度实现自己的创新思考,培养学生的决断力。自主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决定,但这种能力需要在教师的协助、相关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逐渐获得。另一方面,在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学生把应试作为自己的学习重心无可厚非。在这样一个目标下,教师依然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断引导和加强学生对自我的判断和中长期规划能力。这类学生在应试学习中往往被人误以为是被动学习,而一旦摆脱了考试的束缚,他们身上蕴含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释放出来。

自主学习并非源自西方的概念,当前一味地迎合西方所谓“先进”的自主学习理念,必将“水土不服”,因为不适应中国的国情而误入歧途。了解中西方关于自主学习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使中国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自由”环境与“应试”环境对培养自主学习者可能起到的不同作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