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十年守护靓家园

王兵:十年守护靓家园

今年46岁的王兵,是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党工委书记。这几年,这片9.5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生了美丽蜕变:乱搭乱建的城中村,改建成花园式的公寓;污水横流的上塘河,成了杨柳依依的风景线;污染严重的企业园区,变成年轻时尚的文创园……他用脚步丈量出上塘的发展蓝图,用辛勤耕耘出上塘人的美好生活。

“王书记为我们百姓的心,我们都看在眼里。”他的故事,已传为坊间美谈。

“鞋子不妨多粘点泥土”

河边遛鸟的老人,工地干活的工人,路边扫地的清洁工,说起王兵书记,似乎都很熟悉,“高高瘦瘦的,戴一副眼镜,喜欢和我们聊天。”

自从2002年12月被调到上塘街道,王兵几乎每天上班前,都会到处转转,和群众聊聊天。他始终相信,“鞋子不妨多粘点泥土。多走走,多问问,才会发现问题。”城中村的诸多矛盾,正是在走访中发现的。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这是当时城中村村民的典型生存状况。一天,一位老大娘拉着他的手说,因为环境差,这几年村里得病的人越来越多。王兵看到,老大娘房子左边,被改造成了废品回收站,废旧塑料等堆满了屋子,难闻的气味不时飘出;房子右边,是一家熟食品小作坊,门口污水横流。眼前触目惊心的一幕让王兵意识到,城中村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2007年底,上塘街道城中村改造分指挥部成立,王兵担任总指挥。

皋亭经合社71户人家被列为第一批拆迁对象。对于世世代代在此居住的村民来说,尽管居住环境日益恶化,他们还是不愿意离开这里。

白天,王兵在办公室和大家一起讨论拆迁方案和补偿计划;晚上,他又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听取村民意见,回来继续研究对策。

“那段时间,只能用没日没夜来形容。”指挥部的高建法全程参与了那次拆迁,现在想来记忆犹新,他说,王书记几乎每天都是喉咙嘶哑,眼里充满血丝,脚上的鞋子都穿坏了好几双,“他考虑得很细致,很多问题我们没想到,他都想到了。”经过半年的努力,71户人家没有一户成为钉子户,拆迁工作圆满完成。

如今,王兵依然习惯每天一早,先到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旧厂区、旧住宅区看一看,和当地居民拉拉家常,听一听百姓的心声。

在他的影响下,城中村改造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慢慢都形成了一项不成文的制度:上班前至少提前半小时去现场走走。

“心里总要装着群众”

地下停车库、花园式小区、高耸的楼房,走在皋亭经合社的安置房隽逸花园,经合社党支部书记隽良心里总是美美的。最让他自豪的是,安置房的质量绝对不亚于旁边的商品房,他一直认为:“多亏我们有个为民着想的好书记。”

3年前,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点纰漏,拆迁户监督员发现后,便跟隽良说了。没想到,才10多分钟的时间,王兵就赶到现场,立即组织施工方、拆迁户监督员等召开现场会,还请来土木专家进行鉴定、整改。

“当时他在会上很严厉地说,安置房的质量问题不能马虎,一定要解决好。”隽良回忆说。

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大家经常能在工地碰到王兵,电梯质量安全过不过关,门窗安装牢不牢固,他都一一过问。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