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历史方位探寻整治“四风”路径(3)

从党的历史方位探寻整治“四风”路径(3)

核心提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工作开局的重要突破口,制定出台“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剑指“四风”顽疾,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贯方针和坚定决心。

三、治“四风”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彰显执政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着力从思想上筑牢防范“四风”的堤坝。“四风”问题,说到底是党风问题,是作风不纯、为政不廉等问题的集中表现。要从根本上清除,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抓住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的历史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进群众感情、站稳群众立场,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情、敬重之心。

着力从组织上把好根治“四风”的关口。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党风。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选用干部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重能力又重作风,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坚决纠正简单以票取人、以年龄取人、以学历取人的倾向,用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坚持干部考评的作风标准,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在考评内容上,把作风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作风在考评中的权重,并将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着力从制度上堵塞滋生“四风”的漏洞。遏止“四风”,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只有健全法制、强化党纪,才能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要本着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原则,建立健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把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工作具体化。当前,要着重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领导干部亲自处理来信来访制度和群众接待日制度。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戒勉谈话、民主生活会、巡视和派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党内监督制度。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

着力从惩治上压缩“四风”生成的空间。整风肃纪,必须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监督体系,始终保持惩治“四风”的高压态势,让任何人都不敢触碰这根“高压线”。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涉黑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特别是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用铁腕牢牢守住党纪国法这条“红线”。

着力从环境上营造净化“四风”的氛围。抓住领导带头这个重点。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在培育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中的表率作用。健全完善群众监督评判机制,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作风好坏的根本标准,积极探索机关作风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办法,用群众的监督来约束、引导干部行为,促进干部作风持续改进。各级人大、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作风建设情况开展专项评议。强化党组织的监督、党员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舆论媒介的监督等,构织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干部作风监督网,让“四风”在群众的监督下无立锥之地、藏身之所。(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