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有利于交流的空间

创造有利于交流的空间

怎样建立把握群众需求的有效机制,创造群众自由交流的空间,是管理者反复思考的问题。企业生产现场的意见往往因为沟通渠道不畅得不到及时表达,城市小区往往因为交流场所缺乏而引发居民交往减少。而在学校,师生往往因为业务隔膜和话语场域的差异,与高校管理者疏远。

就现实情况而言,学校管理者与师生之间、行政部门与教学部门之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联,尤其是高校师生的话语空间亟需拓展。教师和学生有时会“不敢”说话。一些有形或无形的限制,使得他们常常只在同事或同学的小圈子里私下交流。或者出于“搭便车”心态、从众心理,不敢与管理者坦诚沟通。有时则“不想说话”。除了可能影响自身利益和前途的隐忧之外,一些人因为自己跟制度的“距离”较远,除非涉及切身利益或面临紧急情况,一般会“宽容”地让渡自己的话语权。有时还会“不能说话”,管教学的不能对行政发表意见,服务对象对服务提供者尽量少说话。

究其本源,不说话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言论空间。构建包容各方意见的公共话语空间,宽容应当成为管理者的首要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宽容不仅指向个人的情感层面,更指向整个场域内部群体之间的关系。不但对他人宽容,还要对自身以外的其他群体的行为和诉求保持理解,否则就会造成师生群体的“对话疲劳”。比如,现在评定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生评优评奖的重要量化因素之一,是依照论文数量多少和发表的刊物等级,但对教育质量提升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些非量化因素,包括态度、责任心、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等,这些反而被无情地抛弃了。

思想,往往要经过交流碰撞才能升华更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怕的是“鸦雀无声”。高校担负着培育思想、创新观念的功能,内部管理也应该通过有效交流来引导价值取向和创新思维,并赋予制度以文化意义。教师和学生既可以算是学校的群众,又是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应该成为高校管理者的核心服务对象。就制度改革与完善而言,可以发挥全体师生甚至包括家长、社会的作用,使制度体现多元价值。就政策制订与实施而言,则必须允许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让他们转变成制度的参与者、建构者、生产者。这是高校管理创新的路径,其实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抓手。

(作者为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