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一粒沙——追记总装某基地试验部副参谋长黄鹤云(4)

大漠深处一粒沙——追记总装某基地试验部副参谋长黄鹤云(4)

2006年9月的一天,两种不同型号导弹试验任务分别执行,这是黄鹤云所在试验部某测量站历史上头一次。当天,担任测量站总工程师的黄鹤云在气温40多摄氏度的戈壁滩上转战上千公里,全程指挥雷达、通信、气象等专业工作,整整24个小时没有合眼。当任务圆满成功的喜讯传来,他顾不上庆祝,又带领小分队直奔靶心,挨个搜索导弹残骸…… 

在没有水源、寸草不生的大漠深处,在被地质学家称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禁区”的地方,黄鹤云常带领科技人员纵横万里黄沙,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相当于过去30年的任务量,完成了在生命禁区搞信息化这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此后他又突破“再入测量”的全新领域,这是钱学森曾说过的,对导弹事业作用举足轻重的领域。

“系统故障排除”、“方位角标校”、“等待时机”……在最后的几天里,陷入昏迷的黄鹤云口中突然会冒出这样几个词。医护人员不解,问起来探望的黄鹤云同事时,才知道那都是跟导弹有关的术语。

黄鹤云曾说:“导弹试验任务达不到100分,就等于0分,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有人说,黄鹤云做工作做到几近迂腐。恰恰就是这种“迂腐”,透露出一个人内心对他钟爱的事业有多执着。

(三)

照片里的黄鹤云笑起来灿烂,很多人告诉我们,他内心善良,宽而高的额头,很少因为生气皱成一处。甚至乒乓球技出众的他,不会把人“剃光头”,总留有余地,输上几个球。

一次,黄鹤云带队在荒漠戈壁顶着烈日酷暑搜索导弹弹体残骸。出发前,他坚决不乘自己的专车,和战士们一起乘吉普车。由于弹体预报落点在戈壁深处,路况十分复杂,戈壁滩的夏天地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车子水箱在路上开锅了。为了不耽误搜索时间,搜索队没有选择返回,而是把携带的矿泉水每人留一瓶后,剩下的全部加入吉普车水箱继续前进。

车里像蒸笼一样,大家不停地喝水,有战士注意到黄鹤云一直没有动他的那瓶水,就凑上去说:“赶快喝点水,别脱水了。”他笑笑:“没事,我不渴。”

等大家都把自己那瓶水喝完了,残骸还没有找到。这时,黄鹤云说:“我这儿还有一瓶,你们克服一下,几个人分着喝吧。”看着战士们诧异的眼神,他说:“你们不用担心,我不渴。”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