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捂盖子”“不揽事”“拖字诀”——基层干部“怕”事心态录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之一。然而,“中国网事”记者深入安徽、江苏等地采访多名基层干部发现,凡遇难事“捂盖子”、多事有事“不揽事”、图太平念“拖字诀”……一股股“怕”事风气在一些干部身上悄然显现。
“怕”事心态之一:凡遇难事“捂盖子”
“谁能喜欢曝‘家丑’?遇到难事、负面的事情,不论是上级领导打招呼,还是我们自己,一般都会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影响降到最低。”安徽一位县政府部门干部无奈地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有时明知道“捂”不住,也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试一试。
这位干部告诉记者,之所以“捂盖子”,主要原因在于“怕”问责。以交通事故、矿难为例,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相关规定,伤亡人数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追责力度的大小。若“捂”住了,相关人员就能被减轻追责力度,甚至是免于追责。
能“捂”了就了、能“捂”小就小,已成为一些干部处理难事的“基本准则”,有时还暴露出“盖子”背后的利益关联。今年上半年,记者在华北地区一县采访企业污染问题,遭遇环保、宣传等部门的“捂盖子”,问了一圈之后,竟没有一个部门愿意介绍污染情况。
这个县的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这家企业带动当地很多人就业,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这个污染的事“不算什么事”,不巧赶上雾霾,就越说越严重了。随后,他反复劝说记者不要报道。
“不管是基于维稳,还是问责角度,一些干部对待问题持‘捂盖子’的态度是不对的,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安徽省社科联研究员程必定认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以坦诚相待的态度,客观分析问题的根源,迅速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消除公众顾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