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官员现“怕”事风气:凡遇负面一般都想捂住 (2)

基层官员现“怕”事风气:凡遇负面一般都想捂住 (2)

“怕”事心态之二:多事有事“不揽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一些干部“怕”事的另一个表现。由于“怕”上级盯着,“怕”承担责任,这些干部一般都“不揽事”,即使能解决的事情,也是能躲就躲。

“领导经常告诫我们:多事有事,不要揽事。”中部地区一位基层干部向记者解释道,事情干多了,做得出色还行,若出现偏差,领导肯定不满意,这样时间久了,谁还去操心多干事情。现在整天就想着怎么能少“惹”事,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行了。

“怕”多事,还表现在哪怕是好事也怕“麻烦”。记者采访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经相关部门推荐,某个部门探索一些新做法,但要了解情况时,该部门负责人却不配合,觉得还是少说为妙。原来,这种探索包括一些突破政策的地方,他“怕”公开后,上级部门会找“麻烦”。

这位负责人觉得,现在一些干部有这样一种心态,干多了可能上面还要“怪罪”,倒不如不多事,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应自上而下建立容错、试错机制,给予干部多干事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要惩戒刻意“怕”事躲事的干部。

江苏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现在好多群众由于年龄大、不熟悉政府办事流程,办起事来觉得很繁琐,若基层干部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老百姓势必会产生怨气,长期没有得到舒解的话,可能会引发公共事件。他要求干部们平常多说几句、多做事情,以此增进干群感情。

“怕”事心态之三:图太平念“拖字诀”

“镉大米”事件、陕西富平拐卖婴儿案、“气功大师”王林非法行医事件……今年以来,这些轰动一时的社会热点事件一经曝出,相关部门随即承诺“尽快处理”,而往往时隔数日甚至数月,仍未见到最终处理结果。那么,基层干部对念“拖字诀”有怎样的心态?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