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经常的、艰巨的政治任务。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惩治腐败,倡导清廉。而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关键是筑牢防线,做到防范于未然。
筑牢思想防线是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反腐倡廉工作同样如此。不筑牢思想防线这个基础,只要腐败思想意识的存在,就会导致腐败行为、腐败现象的发生。筑牢思想防线,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帮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严于律己,不受侵袭,一身正气。二是要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党纪国法,学习反腐倡廉的好做法好经验,强化反腐倡廉思想意识,提高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三是深刻剖析腐败的严重危害。腐败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对个人生活来说,严重影响个人的声誉和前途,甚至受到通报批评、降职、免职、“双开”、判刑等。总之,要强化思想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这个基础,做到没有腐败的念头。
筑牢道德防线是根本。道德品质是人的思想的展现,腐败现象的产生是人的不良道德品质的表现。古人说:“德教为先”,“修身为本”。道德教育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不断加强人的世界观的改造,避免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修养变质,思想道德滑坡,腐败欲望突发。要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党规的教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要加强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文明做人,规范处事,杜绝腐败。
筑牢机制防线是保障。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除了主观原因,还有客观原因,而客观原因最主要的是机制体制不完善,以及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体制。用机制体制制约人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机制体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覆盖面要广、要全,无空可袭。二是要切实可行,易于操作。三是要贯彻执行,落实到位。在机制体制面前要人人平等,不因人而异,不打折扣,确保机制体制的庄严,确保机制体制的执行与落实,做到没有腐败的空间。
筑牢权力运行防线是关键。权力运行不规范,往往是造成腐败的根源,筑牢权力运行是反腐倡廉的关键。筑牢权力运行防线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明确权力运行范围。要结合工作职责,规定好权力运行的范围,给领导者运行的界限,避免越位、越权,滥用职权。二是要严格权力运行程序。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要为民所用,利要为民所谋。权力运行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搞一锤定音、不搞一言堂,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三是要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主要是权力运行范围的监督、权力运行事项的监督。权力运行程序的监督,权力运行要公开、公正、公平,合法合规。可以通过自我监督,就是要常照镜子,常洗澡,正衣冠;机制监督,就是要建立检查制度、汇报制度、考核制度等;舆论监督,就是要用好舆论引导,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群众监督,就是要办事公开透明,让群众评价;组织监督,就是要组织检查、加强监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督,做到没有腐败的土壤。
筑牢决策防线是核心。决策的失误,造成的损失是不堪设想的。常言道,不怕天灾人祸,就怕决策失误。决策失误,是领导者的失职。反腐倡廉同样要筑牢决策防线。首先,决策要健康的思想素质,明确为谁决策,决策的目的是什么,不要有不正确的决策心理,要为群众的利益,为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科学发展作决策,不是为谋取私利作决策;其次,要坚持原则,主要是科学决策的原则、民主决策的原则、群众路线的原则、创新发展的原则、弹性空间的原则;再次,决策要按照程序。要通过调查研究,在发现问题中确立决策目标,接着拟定方案。对制定的方案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广泛征求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虚存实,科学研究,择优选择,达到正确的决策,做到没有腐败的空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