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抢滩中国互联网金融 瞄准“草根”市场潜力(3)

摘要:相比传统金融业的“高帅富”形象,此轮互联网金融热显得更加“草根”,近来出尽风头的“余额宝”“P2P贷款”等,瞄准的是都是普通百姓以及各行各业未被激活的投融资需求。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空间在于“自下而上”,以“接地气”激发产业活力。

市场潜力巨大,风险暗流涌动

面对外资抛来的橄榄枝,中国互联网金融机构又是怎么想的呢?对此,受访的业内企业表示,外资并非“多多益善”,他们关注的是投资方是否有相关行业与管理经验,同时,也不希望因资本的介入而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

2

与此同时,专家提醒,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包括政策的不明确、大公司的强势竞争以及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目前,除了第三方支付领域外,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仍然没有出台任何明确的监管政策,这一行业处于无准入门槛、无监管机构、无行业标准的“三无”地带。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提醒,P2P、众筹模式等与“非法集资”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有关部门亟待出台政策,引导这一行业良性发展。

风险已经显现。去年以来,P2P贷款网站“淘金贷”“优易网”“众贷网”纷纷携款跑路或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将P2P网贷的乱象和监管漏洞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据网贷之家统计,今年国庆节长假过后,已经约有20家P2P平台陆续关闭。

尽管有风险,但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外资而言仍然魅力无穷。周晔表示,软银会充分考虑潜在风险,并立足行业的长远前景而投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同时提醒,如今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很热,其中恐有泡沫成分,而资本恰恰是泡沫的推手。

“可以联想到几年前团购网遍地开花的时候,也有不少资金涌入,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非常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要警惕泡沫。”杨涛说。

在P2P平台信而富CEO王征宇看来,外资进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完全在意料之中,如今,资本的跨国流动非常正常,正如中国企业赴外国上市,或外国资本入股中国国有银行。信而富也具有外资背景,但王征宇并未透露外资参股比例。

“无论内资还是外资,也不论行业风险如何,如果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能发挥作用并带动中国的创新,为实体经创造活力,那么这样的投资就是有意义的。”王征宇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