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是思想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教育这个环节搞好了,才能掌握思想武器。剖析奢靡之风形成的原因,显然同有的党员干部认识不到位有关。一些人以为,现在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吃点、喝点、玩点、用点,不过是“牛身上拔根毛”。殊不知,推杯换盏之间,喝坏了党风政风;高楼华宇之中,日益疏远了群众。奢靡之风只顾自我感官满足,心中毫无劳动大众,肆意挥霍公共财富,根源就在于这些人理想信念的丢失,是精神的自我麻醉。因此,杜绝奢靡之风,首先要抓好学习,提高认识。只有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把中央精神学习好领会透,才能把教育实践活动搞扎实,查摆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整改落实才会积极自觉。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精神,学习中央确定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要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就必须大力倡导不畏艰苦、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和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奉献的革命意志。通过学习教育,更好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决自身存在的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有效杜绝奢靡之风。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打铁还需自身硬,上行下效是一种很重要的传达信息途径,上面做好表率,争当清廉的楷模、勤俭的标兵,对下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领导带头,是带动广大干部深入转变作风的无声力量,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把领导带头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贯穿党的作风建设的始终,党的作风就会有一个深入持续的转变,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有新的稳固和加强。因此,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奢靡之风,关键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各级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奢靡之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把勤俭节约作为政德标准。在行动上,不搞排场、不破标准、不要超标配置,事事简朴、处处节约。如此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就会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政风简,民风淳,这对净化社会风气也有积极作用。
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和制度。杜绝奢靡之风,制度是保证,不仅要有健全的制度,而且要严格执行制度。好的作风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身体力行做出来的。勤俭节约之所以知易行难,难就难在习惯成自然。要把中央精神真正落到实处,还得制度跟进。制订制度要细、不要有漏洞,执行制度要严、不要心太软。只要完善管理体制和制度,并从严管理、从严检查、从严执法,看谁还敢找枪口撞。因此,要严格监督检查,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各种方式举报。认真梳理研判网络舆情,主动出击,严格查处。要借助媒体力量,公开曝光奢侈浪费典型案件,以儆效尤。要积极发挥刑法的反奢侈浪费的功能,将有的干部随意处置国家资产、随意挥霍公共资金、随意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上升到触犯刑律的高度,违法必究。只有采取综合措施,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把有限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才能创造一个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坚决反对任何浪费行为,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努力使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人民群众看到新气象新风尚,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