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官员视察又见“悬浮照”(4)

【案例】官员视察又见“悬浮照”(4)

【启示与思考】

领导视察PS图片、悬浮照,早已不是稀罕事,稀罕的是,不乏遭挞伐、受批评、被处理的前车之鉴,宁国民政部门官方网站仍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明知故犯”,要不是叫停网友募捐事件引起围观,想必这悬浮照还不至于这么快被扒出来示众,而依旧会长期悬浮下去,宣扬领导亲民、爱民的功德。

当地的回应无疑是迅速的,处理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但想必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悬浮照的出现,仅仅是网站工作人员做法不妥吗?官方回应称,因为当时工作人员拍摄角度的问题,无法将所有领导都拍进一张照片里,所以后来将两张照片合成了一张。既然领导看望老人确有其事,为什么非得出现在照片里,而不可以做个“无名英雄”?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宣传领导一个都不能少的潜规则,网站工作人员有必要多此一举,煞费苦心PS出一张假图片吗?换言之,假如上传的图片中缺了某位领导,又可能是个什么结果?再说,按照当下宣传工作的现实生态,涉及到领导的报道少不了严格的审核把关,难道此前有关方面都不知情?“东窗事发”后仅仅问责网站工作人员,说服力显然不够。

值得一提的是,领导视察悬浮照因叫停募捐事件而起,悬浮照事件有了回音,叫停募捐是不是也该给大家一个答复?当下正值举国上下大张旗鼓地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当地有关各方何妨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责任,平时是不是能够做到接地气、走群众路线?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领导所谓“慰问”“视察”“检查”工作,常常蜻蜓点水,到现场亮亮相,摆个姿势照照相,闪光灯闪过之后,就算大功告成——作风漂浮者,喜欢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表面上风风火火,实际上哗众取宠。像宁国市民政局这样拍不到好照片,却弄虚作假,更是不脚踏实地的体现——PS出来的照片一旦被发现,会影响政府和领导形象,也给公众留下一个不实事求是的坏印象,实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总之,从一再发生的地方领导悬浮照事件,人们俨然看到,悬浮的并非领导,而是涉事者的工作作风,其实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怪。正因如此,悬浮照事件光让涉事者自觉道歉或自行撤下照片,还不够严肃;还必须严格追究“粗心者”制造悬浮照的责任,甚至有必要追求相关领导的失察之责——一些人或单位,在对待领导视察之事时尚偷懒求成、粗枝大叶、作风漂浮,公众又还有多大信心奢望他们能脚踏实地、文明耐心、周到细致地为民办事呢?

真实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种解释显然不能服众,退一步讲,即使领导们果真去了现场,也没必要所有的领导都要在一张照片里出现。而且将老人P得像枣核一样小,领导们像托塔李天王一样高大威猛。这到底是为了看望老人抚慰老人的内心,还是为了宣扬政绩?似是不言而喻。看了这张照片,很想弱弱地问一句,现场几位领导是真的关心那位弱小、瘦弱的老奶奶吗?真的将老奶奶的疾苦铭记于心了吗?在这张照片里,老奶奶只是道具而已,想来甚是可怜。

为了突出领导形象,工作人员不惜弄虚作假PS现场照片,其实,这恰恰帮了倒忙,舆论会不断发酵,人们也会不断追问,领导们到底去没去现场?如此简单的工作都敢公然造假,何况其他工作?这真是“坑官不商量”。

当然,责任不能全推到工作人员身上,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约谈募捐网友的奇葩领导,又怎会有PS领导视察照的工作人员?如今,各基层部门正在查“四风”,像宁国市民政局这样大搞形式主义,不关心民众疾苦的部门,实在是应该好好查一查,看看还有多少问题没有暴露,多少工作在大搞形式主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