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拿着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真理不去运用,一味地强调检验,看看中国的资本主义是不是可以没有剥削,是不是可以共同富裕,是不是可以比社会主义搞得更好,是不是中国的经济基础可以不决定上层建筑,发展了资本主义仍然可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那就是愚蠢,就是别有用心。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在一切未知的领域,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摸石头过河,也同样需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指导,这就是用已知,去求解未知。具体的、包括许多细节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未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么搞,这是未知;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已知,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用已知求解未知,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去搞市场经济,不能不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搞纯粹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说穿了,只不过是经济运行的一种方式,即使所有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也照样可以搞市场经济。
3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强调了实践检验真理,没有强调真理指导实践,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一句话,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应当站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这些历史伟人的肩膀继续前行,而不是回到猴子,重新做人。
另外,认识论以外的东西,比如“真善美”中的“善”和“美”,就不属于真理范畴,不适合用真理标准去检验。“我们应该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的人”,拿什么来检验?拿“吃小亏、赚大便宜”来检验吗?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为了救别人而牺牲自己,拿什么来检验?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有民族气节,要有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要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拿什么来检验?这些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只能拿社会风气,拿舆论导向的社会效果来检验,绝不能用是否有利于个人利益来检验。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仅仅在认识论的范畴才有意义,如果到处滥用,就会走向低级,走向庸俗,走向实用主义。
二、只有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才会有正确的“实事求是”
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我们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在群众中的普遍运用,多是指要讲真话、不讲假话。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不要把好说成不好,也不要把不好说成好。但实事求是的本意,并不仅仅告诫我们要讲真话,而是告诫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在实际事物中、而不是在本本中,去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并用这一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实事求是,没有任何错误。问题在于,由于每个人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思想方法不同,在同样一种实事面前,可以“求”出截然不同的“是”。
同样是井冈山的斗争,林彪求出的“是”,是“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毛泽东求出的“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同样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求出的“是”,是“攘外必先安内”;汪精卫求出的“是”,是抗战必亡,投降,成立伪政权,曲线救国;毛泽东求出的“是”,是“持久战”、“人民战争”、“中国必胜”。蒋介石之所以“攘外必先安内”,让张学良退出东三省,转而进剿延安,是因为共产党是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心腹大患,必先除之而后快。事实也证明,国民党并不是被日本侵略者打败的,而是被中国共产党赶到台湾的。汪精卫之所以搞投降、当汉奸,是因为汪蒋角逐,汪派失势,如果继续投靠英美,最多只能当国民党内第二、且有职无权,只有投靠新主子日本帝国主义,才可能在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中掌握实权。毛泽东的“持久战”、“人民战争”、“中国必胜”,则是站在国家、民族、人民的立场“求”出的“是”,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按照这个“是”,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