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党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发展成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密不可分。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正因为“是”的哲学意涵,“实事求是”才能站在哲学的高度,成为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要把握好“实事求是”的内涵和价值,一方面要梳理百年党史,总结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从哲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方法论。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党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发展成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密不可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理论与实践。我们什么时候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彻得坚决彻底,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进展顺利,如鱼得水;什么时候贯彻得不彻底,就会左右掣肘,遭受挫折,乃至于失败。党就是在接受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洗礼中不断发展壮大,变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实践的产物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首次提出“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已有近2000年历史。“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其赞扬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的第七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首次提到“实事求是”的概念,明确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第一次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内涵从传统的治学方法变成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的口头报告中指出:“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下根来。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邓小平同志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哲学的概括,是马列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方法的概括。我们讲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培育的优良传统,第一个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期间发表重要谈话。在谈话中,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所以,我们党内对实事求是的认可度非常高,它是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国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国共产党人将实事求是本身所具有的深刻的哲学内涵提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什么是“是”?我们把它解释为规律、必然性。实事求是也就是在求真、求实。要把握好“实事求是”的内涵和价值,一方面要梳理百年党史,总结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从哲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方法论。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百年历程
党的百年历程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伴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逐渐形成、确立并发展起来。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之前的探索起步阶段
我们党在革命发展中不断丰富自身。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27年4月党的五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发展到近6万人,成为国内不可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积极开展工运、农运和学运,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探索革命的道路。毛泽东同志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强调农民力量的重要性,实事求是地看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党的五大召开后,我们党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不仅出现了右倾错误,更是多次出现“左”倾错误路线,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错误,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究其根源是党的思想路线出现了偏差,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凭着主观经验或是照搬马列主义的教条,都是不可行的。一切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的正确与否,都要看它们是否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出发,是否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这一点开始被党内所认识。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抵制党内“左”倾思想蔓延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比如,在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实际出发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之后,我们党完成了万里长征,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再度实现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和纠正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过程中,不断和错误思想路线作斗争,从实际出发,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日益清晰并逐渐成熟起来,为正式确立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