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有感于“61名院士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转基因水稻产业化”(2)

【案例】有感于“61名院士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转基因水稻产业化”(2)

为什么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会陷入困境?

张启发说,我以为中国人非常理性,有科学精神,但在2000年前后,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那么多人冒出来反对转基因。

环保组织:反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

“绿色和平”农业与食品部负责人俞江丽说,“绿色和平”一直反对转基因水稻在中国的商业化,一旦其商业化而大面积种植,通过基因漂移作用,将对我国野生水稻品种带来灭顶之灾,而食用转基因大米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将13亿人置于未来潜在的风险之下是难以接受的。

早在2004年,“绿色和平”曾在湖北展开了对转基因水稻种植的调查,并在2005年4月发布了调查报告,指转基因种植在湖北等地的种植已非常广泛。

2005年8月,湖北省农业厅发表申明,称华中农业大学大新技术研发公司等企业在承担转基因水稻生产性实验过程中,“擅自扩大种植面积”,责成有关单位对其进行处罚,并对已种植的上万亩转基因水稻进行了铲除。

这被视作“绿色和平”与华中农业大学的一次直接交锋。

俞江丽说,很多转基因水稻研究团队中的成员都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国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又是种业公司的股东,10年来,他们不断从国家的各个层面推进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有着明显的利益驱动。

对话院士张启发: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最大阻力是政府决策

南都:我国转基因水稻技术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张启发:转基因水稻国产化科研水平正处于最好水平,仅从技术上说,和美国有得一比。但商业化运作就差远了。现在必须建立强大的种业公司,推进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

南都:你认为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张启发:最大的阻力是政府决策。2009年,我们两个品种的转基因水稻获得农业部的安全证书时,离商业化种植还差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但因为外界一些反对声音,农业部并没有为其建立一套程序———一套如何评审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推进的办法,这非常遗憾。

南都:华恢1号与Bt汕优63这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到明年5月便要过期,现在能做些什么?

张启发:证书过期就过期了,还能做什么?从1998年开始,我们用了11年时间去申请那两张证书,然后寻求将其推进,但到现在,我感觉是更远了。

南都:有环保组织认为,国内许多转基因水稻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些种业公司的股东,他们推进转基因并不单纯出于科学精神,而是有着利益驱动。

张启发:你说到利益,我希望老百姓种植转基因水稻,用更少农药,获得更高产量,使用更少劳动力,这是我最为重视的利益。对于种业公司,我希望它更挣钱,因为它挣钱才有更多资金投入科研。当然,我是做研发的,如果能从中获得合法的收益,这是好的,但不是我有多需要钱。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