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决定”如何诞生:高层领导提出总体思路并调研(4)

三中全会“决定”如何诞生:高层领导提出总体思路并调研(4)

起草文件如何“集思广益?

51次座谈会 3000人参与讨论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并非“闭门造车”。

据新华社报道,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起草过程中,起草组分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走村入户实地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51次座谈会,听取了860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在进行数十次修改后,起草组先要把基本成稿的文件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根据常委会讨论意见修改后,再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

文件在中央政治局讨论意见上作出修改后,就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会下发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军队各大单位征求意见。

据王梦奎记录,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征求意见稿,总共收到138份报告和修改意见,包括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2个部门和16位老同志的。这些报告和修改意见,都转到文件起草组认真阅读和研究。

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征求意见稿,在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征求意见时,共有3000多人参加讨论,起草组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2193条。

座谈会,是文件起草过程中另外一个吸收各方智慧的途径。

以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为例。当年8月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后不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主持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几天之后,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了经济专家座谈会。与此同时,起草小组还邀请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举行了10多场座谈会。

此外,一些部委、研究机构还会按照中央要求进行专题调研,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例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过程中,20多个部委围绕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信用体系等问题,展开了历时两个月的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极具参考价值的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