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三中全会与养老金改革(2)

专家解读三中全会与养老金改革(2)

可持续:合理确定缴费和领取比例

杨燕绥认为,当前社保制度中存在很多短期行为,尤其是在资金的筹集上缺乏长期的可持续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社会保障存在七大风险,中国已经对这些风险都做出了制度的安排。养老、医疗以及伤残在中国都是长期风险,需要长期的财务安排。 

杨燕绥认为,公报中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基金的可持续性,其中涉及很多的问题,比如缴费年限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前的缴费和退休后的发放要有合理的比例等。 

在她看来,公报提出可持续性已经为下一步延长缴费年限,或是领取时间的改革定了调,但延长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领取等具体问题要以统计中的人口预期寿命数据为依据,并不是政府拍脑袋可以决定的。 

“确保资金中长期收支平衡,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提高待遇和做一些短期的承诺,而是按照风险的长期性,保证基金的收支平衡。”杨燕绥说。 

关于三中全会之后是否会提高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杨燕绥说,待遇过低的肯定会提高,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提高。政府通过完善管理服务,降低生活成本也等于提高福利程度。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服务性政府,改善民生等一揽子工程,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改革提升福利水平。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