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官本位,社会更和谐

打破官本位,社会更和谐

核心提示:中国社会发展在各方面所取得的变化为我们打破官本位制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基础。在今天,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批评权势阶层作为既得利益者常常公权私用,或者作为社会优势群体恃强凌弱,甚至肆无忌惮地侵害普通公民的人权。在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中,官本位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

中国社会发展在各方面所取得的变化为我们打破官本位制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基础。它使我们可以对官本位体制下所蕴含的种种理念和假设进行批判,并思考如何通过采取新的政策理念和社会政策的手段来破除人们的仇富和仇官心理,缓解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并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来强化以人为本的导向。

在今天,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批评权势阶层作为既得利益者常常公权私用,或者作为社会优势群体恃强凌弱,甚至肆无忌惮地侵害普通公民的人权。这些现象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招致了人们对权力本位和官本位制的批判。作为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人们常把官僚主义、腐败和特权问题与官本位制联系起来,甚至把官本位制看成是各种社会病态和社会问题的根源。这一体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为人们所诟病,包括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制约,促使民营企业家的外流,维护社会强势群体的特权,以及公权私用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强调的,不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司法体制改革,其根本点都会触及官本位问题。这种状况反映出官本位体制所形成的社会问题正在日益严重,而且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

社会舆情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从大众舆情的反映来看,民众对于目前官本位制的盛行给予诸多批评。在民众的眼里,官本位现象不仅仅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关,更与现实利益相关。为此,在推进社会改革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型时,政府提出对权力进行制约的目标。这些主张和政策导向与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相适应。

在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中,官本位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只有打破这一症结才能够使中国社会走上新的发展轨道。特别是在今天,这一体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官僚体系本身,而且也涉及市场、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导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因而,这一体制对整个社会发生全面的和基本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市民社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也注重对市民社会的培育,并且在各地的地方治理中出现了诸如杭州市政府提出的“社会复合主体”的理念来进行城市治理,这些实践有助于推进民间组织发展和公民参与。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讨论中,学者和媒体已经把其关注点放在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质量的增进、人们幸福感的诉求等问题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就公民本位的分析而言,它弱化了以权为本的思想,而将关注点由社会地位和权力金钱等外在的评价标准转向生活方式和人的价值等内在的标准上来。它促使人们对权力的屈从现象日益淡化,而公民权的理念和法治精神逐渐成长起来。由此,中国社会发展在各方面所取得的变化为我们打破官本位制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基础,使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改造进程,形成充满活力的社会体系。同时,它也使我们可以在新的条件下对官本位体制下所蕴含的种种理念和假设进行批判,并思考如何通过采取新的政策理念和社会政策的手段来破除人们的仇富和仇官心理,缓解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并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来强化以人为本的导向。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