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个人崇拜”的态度演变(3)

毛泽东对“个人崇拜”的态度演变(3)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建造毛泽东塑像的活动进入一个高峰期。1967年5月4日,“第一座”巨型毛泽东全身塑像在清华大学落成。这座巨型毛泽东塑像,是清华大学红卫兵“井冈山兵团”组织塑造的。1967年5月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还报道了建造时的“盛举”。其实,在清华大学毛泽东像落成之前,山东、贵州等地已经有了几座大型塑像。

在清华大学建造毛泽东巨型塑像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群起响应,大量建造毛泽东塑像。1967年7月1日,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发出了有关林彪指示《关于建造毛泽东大型全身塑像的通知》。该通知说:“建造大型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要求。我们部队也应当这样搞。”“凡有代表性的大军事机关,其驻地有大院、有广场的地方”,“都可以搞”。要求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应立即按林彪的指示执行。

毛泽东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悦。他曾对警卫战士抱怨说:“你们到处挂像……有的还在大门口塑个像……你们在门口站岗,让我陪着你们站岗。你们两个小时一换回去了,我却仍站在那里没人换,倒成了我为你们站岗了……”直到现在,群众中还广为流传着毛泽东批林彪的话:“说我讲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不设国家主席我讲了6次,一次就算一句,也有6万句,可他们就是不听,连一句也不顶……搞那么多塑像,大理石的、花岗岩的、不锈钢的。你们在家睡觉,让我在外面站岗,风吹日晒雨淋,好不残忍呀!”

7月10日,林彪将《关于建造毛泽东大型全身塑像的通知》转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于7月12日作了如下批示:“退林彪同志。此件不发。中央已有指示。”

当塑像之风刮遍全国之时,毛泽东看到中共中央办公厅送来的《文化大革命信访简报》第280期上刊登的《全国各地群众正在积极塑造毛主席巨像》简报后,写下批语:“林彪、恩来及文革小组各同志:此类事劳民伤财,无益有害,如不制止,势必会刮起一阵浮夸风。请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讨论一次,发出指示,加以制止。”

在毛泽东作出这次批示后,中共中央在1967年7月13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建造毛主席塑像问题的指示》,其中提到:“现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转发你们,希望你们认真执行。广大革命群众强烈要求建造毛主席塑像,确实是出于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但是,建造毛主席的塑像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这只能由中央统一规划,在适当时机、适当地点建造,才可能做好。现在某些群众组织那种匆匆忙忙的做法,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会造成政治上的损失。”

这个指示发出后,各地仍继续要求兴建毛泽东大型塑像。中共中央又于同年9月13日再次发出了《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七一三”指示的通知》。1969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宣传毛主席形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毛泽东亲自在这个文件上批示“照办”。

上述指示发出后,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建造毛泽东塑像之风,对“文化大革命”开始盛行的狂热的“个人迷信”宣传活动无疑起了降温的作用。不过,由群众组织自行建造毛泽东塑像的现象虽然被制止,但各地由官方出面,特别是在各地革命委员会成立和欢庆中共九大召开时,还是建造了不少巨型毛泽东塑像。

197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的人民群众。斯诺夫妇应毛泽东、周恩来之邀,参加了国庆观礼。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停地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他还指给斯诺看:“你看,这游行队伍组织得多好啊!”这时,下面的群众齐声喊起来:“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他们高举着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语录,眼里流出了热泪。

斯诺指着游行队伍问毛泽东:“主席先生,对这些,您的感觉如何?”毛泽东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这比以前好些,但是我还不太满意。”

12月18日,斯诺应邀到中南海对毛泽东进行采访。两人的交流可谓“天南海北”、“海阔天空”。话题包括:“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个人崇拜、尼克松、中美关系、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和中苏关系等重大问题,其中,涉及最多的当推中美关系和个人崇拜这两个问题。谈话从早晨8点多开始,直到午后1点,进行了将近5个小时。这是毛泽东晚年谈话时间最长的一次。

会谈中,斯诺问道:“主席先生,两个月前在天安门上,您曾告诉我您不满意目前的情况,您能给我解释吗?”毛泽东说:“其实我是非常讨厌个人崇拜的,但‘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有必要采取这种讨人嫌的做法。那个时候的党权、宣传工作的权、各个省的党权、各个地方的权,比如北京市委的权,我也管不了。所以那个时候我说无所谓个人崇拜,倒是需要一点个人崇拜。现在没有必要,要降温了。”

“我记得在1965年我采访您以后写到了这个问题,有人批评我。那么现在呢?”斯诺问道。毛泽东说:“现在不同了,崇拜得有些过分了,一些人在那里搞形式主义。搞所谓的‘四个伟大’,什么‘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这是讨人嫌的,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Teacher这个词,就是教员。我本来就是当教员的出身,在我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前,我就是湖南长沙的一个小学教员。现在还是当教员。其他的称号都是要一概去掉的。”

斯诺说:“我有时不知那些搞得很过分的人是不是真心诚意。”毛泽东坦言:“有三种,一种是真的;第二种是随大流,‘你们大家要叫万岁嘛’;第三种是假的。”

斯诺接着说:“听说进城前夕开的一次中央全会上,曾经通过一项决议,禁止用党的领导人的名字命名城市、街道、山村等。”毛泽东说:“这个现在都没有,没有什么用人名来命名的街道、城市、地方,但是他搞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标语、画像、石膏像。就是这几年搞的,红卫兵一闹、一冲,他不搞不行,你不搞啊?说你反毛!”

“对于人们所说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我的理解是:必须由一位个人把国家的力量人格化。在这个时期,在文化革命中间,必须由毛泽东和他的教导来作为这一切的标志,直至斗争的终止。”斯诺说完,毛泽东解释道:“这是为了反对刘少奇。过去是为了反对蒋介石,后来是为了反对刘少奇。他们树立蒋介石,我们这边也总要树立一个人啊——树立陈独秀,不行;树立瞿秋白,不行;树立李立三,不行;树立王明,也不行。那怎么办啊?总要树立一个人来打倒王明嘛。王明不打倒,中国革命不能胜利啊。多灾多难啊,我们这个党。”

这次会见中,毛泽东对如何对待个人崇拜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说还是一分为二的。毛泽东不讳言个人崇拜,他说:“你说我个人崇拜,你们美国人个人崇拜多呢!人总要有人崇拜嘛!你斯诺没有人崇拜你,你就高兴啦?你的文章、你的书写出来没有人读你就高兴啦?总要有点个人崇拜,你也有嘛。你们美国每个州长、每个总统、每个部长没有一批人崇拜他怎么混得下去呢?”

到疾病缠身的暮年,毛泽东总有一种夕阳晚照的沧桑感。1975年国庆节的那天,他躺在病榻之上,自言自语道:“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十一’了吧?”工作人员连忙安慰说:“怎么会呢?主席,您可别这么想。”毛泽东却认真地说:“怎么不会呢?哪有不死的人呢?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岂能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这大概是毛泽东晚年对个人崇拜的最后批判。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