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如何看待父母为小孩花6万培养情商(2)

【案例】如何看待父母为小孩花6万培养情商(2)

三年级起学演讲、财商

记者了解到,杨赡闻家境殷实,父母是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杨赡闻的妈妈告诉记者,企业每年招聘的新员工里,学历高的大学生往往情商低,老板说几句,就生气了。“所以,我希望从小培养儿子的情商,反倒是奥数、作文培优等可以缓一缓。”

“从三年级起,每年暑假会送儿子到广州参加演讲、财商等训练营。”杨赡闻的妈妈介绍,“在儿子的情商培养上,已经花费了6万余元。”“送他上情商课程是希望让他懂得如何做领袖发言,知道‘钱能生钱’,懂得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目前来看,培训有一定作用,但最关键的还是平时在玩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杨赡闻的妈妈说。

网友观点

@幼儿情商教育:3年花6万学情商,钱花得有点冤。1.情商是情绪智力,花钱是买不来的。2.情商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刻。3.情商教育在家中,而非在再教育机构。4.情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信仰教育,而不是知识灌输。

@水方dream:大人总是以功利的心态去培养孩子,这使我想起科幻片中的人类基因设定,通过基因设定来决定一个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一出生,他的性格和能力都已经设定好了,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

@宁木华:要“赢”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太不自信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

3年花费6万多来学习情商,家境殷实的11岁少年杨赡闻的父母对情商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只是动辄上万元的教育投入让普通家庭难以企及,因此杨赡闻的成才之路并不能轻易地复制。

首先,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但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策略相距甚远,不能简单等同。虽说演讲、财商训练营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情商既包括自我情绪管理也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情商的培养并不是仅依靠开设某门课或者训练就能一蹴而就,它更需要孩子在生活和成长的真实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培训机构的情商课还远远不够,必须学校和家庭的通力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11岁的杨赡闻虽然拥有比同龄人更多的领袖气质和自信,但超出其年龄阶段的成熟和冷静,并不一定就是情商高,充其量只是开智早而已。其实,过于成熟的儿童就跟早熟的果实一样,既不饱满也不美味,教育应该把儿童培养得像儿童而非成人。成人世界把情商高低的判断只局限在是否趋近于成人,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最后,儿童的情商评价标准不应该只拘泥于成人世界之中,儿童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应该给儿童更多的成长空间,让儿童拥有天真烂漫童年时光,而不是在成人的操纵下舍本逐末去学所谓的成功学和领袖气质。其实这就是一种揠苗助长,长此以往会让儿童产生错误的认知,反而是情商培养的障碍。

当然,情商还包括如何面对顺境逆境。对于缺少人生阅历和生活磨练的杨赡闻来说,未来还很长。评判儿童情商高低的标准更应该考虑儿童是否拥有年龄阶段该有的情感和处事哲学,而绝非少年老成。教育是慢的艺术,儿童的过分成熟并不是炫耀的资本,情商的高低更需要生活的检验,而不是表现在和同龄孩子的不同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