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
有些领导在现场直冒汗
直播问政台上,也不乏有一些委局的“一把手”直冒汗。面对这种情况,全国纪检监察标兵、周口市纪委书记杨正超说:“我看你就该冒汗,没有你的冒汗,哪有你委局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的进步?哪有你委局机关行政效能的提升?”
“我们不但要通过‘电视问政’毫不客气地进行曝光,还要坚决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杨正超表示。而他也多次在会上提醒各级委局一把手:“如果委局负责同志想让自己在‘电视问政’过程中少冒汗,那么就应该在平时为改进工作作风和提升机关行政效能中多流汗。”
截至目前,周口市已有16家单位(共21期节目)在“电视问政”栏目中接受群众提问,接到群众反映问题205件,处理解决193件。
20日上午,大河报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以咨询政策为由暗访上述单位的办公值班电话时,工作人员均能耐心细致作出答复。
“市直单位的问政明天是最后一期,以后要安排综合问政,就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由多个部门一把手聚在一起接受问政。”周口市“转创办”干部胡新华对记者表示。
别把电视问政当成娱乐节目问题需持续跟进
电视问政并不是周口市的首创,此节目创意可以追溯到2005年兰州市的《一把手上电视》栏目。因为电视问政会让政府官员出丑流汗,所以老百姓特别爱看,因此这种新的问责形式一登上荧屏,就被多个城市的电视台跟风效仿,风靡大江南北。
至于问责的具体效果到底怎么样,相信很多观众并不关心,就是关心,估计也没时间、没精力、没渠道去跟踪核实,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转作风、接地气的政绩宣传出来了,活跃群众生活、娱乐大众的目的达到了,电视台的节目收视率提高了,局长流汗过后又涛声依旧了。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电视问政不是娱乐档节目,各个单位的局长也不是《非诚勿扰》的女嘉宾,一句“在这个问题上感觉有愧于人民,查实后将严肃处理”更不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至于那位“替那位局长捏了一把汗”的市民更是入戏太深了,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电视问政如果继续这么浮于表面的问下去,只能是沦为形式主义的“花瓶工程”。
毫无疑问,每一名政府官员都应该是人民的勤务员,官再大也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工作没做好,仅仅在电视台表个态、道个歉,相当于在全市人民面前做个检讨是不够的!这最多算“照了照镜子”,接下来的“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是重头戏!所以,电视台首先要端正态度,别把电视问政做成一档娱乐节目,而要做成“连续剧”,要勇于代替市民行使监督权,别让电视问政止步于出出汗,要把市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持续跟进,彻底解决,把问政进行到底!
电视问政是考量官员的一把尺子
电视问政,把官员置于媒体和人民群众面对面的监督之下,更令官员忐忑不安的是对群众的提问心中没底,没法让人写好材料准备答复稿,只能临场实打实的答复,这既考验了官员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又检验了平时所做工作的成效,来不得半点搪塞推诿,更不能糊弄民众,否则,不但会脸红冒汗,而且还过不了关,下不了台。因此说,电视问政不失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政府官员闻之冒汗的好方式。正如全国纪检监察标兵、周口市纪委书记杨正超所说的那样:“我看你就该冒汗,没有你的冒汗,哪有你委局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的进步?哪有你委局机关行政效能的提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