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3)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3)

三、全面认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重要作用。《决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西方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政府只承担“守夜人”职能。这主要是因为亚当·斯密生活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早期,未能看到它由于内在矛盾发展而产生的重大变化:从1825年起,几乎每隔10年就发生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自由竞争引起资本积聚和集中进而产生垄断;特别是1929年世界性严重经济危机,导致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在此大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主张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或繁荣阶段时,由政府分别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产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同时,普遍实行不同方式的政府干预,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规制(市场监管)。政府干预不是要弱化或取代市场作用,而是要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的对象是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成熟市场经济,与之不同的是,市场经济在我国从未得到充分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始点,不是自由竞争和发达的市场经济,而是政府高度干预的计划经济;当前改革开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仍然是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干预不当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因此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这绝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给市场、所有领域都市场化;更不是认为政府对市场可以撒手不管。《决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说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经济市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讲道德、讲诚信的经济,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利己动机和竞争压力约束,而且要受法律、法规约束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约束。因此,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有党的统一领导,可以制定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民利益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动员、组织全国人民为之实现而奋斗;可以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实施正确宏观经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党的正确和强有力领导,政府的有效宏观调控和积极有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和全球罕见的巨大成就,这同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改革开放和发展、维护发展环境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这个进程中,我国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也积累了包括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在内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是今后应当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正确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防范财政、金融的系统性风险,防止经济周期性大幅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市场主体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政府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等权益。政府还必须采取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经济性规制,保障竞争公平和消费者利益。尤其重要的是,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共产品供给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政府必须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和规范由市场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再分配进行合理调节,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