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 “8·19”讲话中,强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围绕舆论斗争,党报编辑记者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与世俱进,远离认识误区,牢固确立敢打能赢的理念。
舆论斗争在一个时期内久未提起,几乎被人遗忘。重提舆论斗争,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社会上确实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舆论和思想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无端丑化党和政府形象。在网络上和街谈巷议中,部分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扭住个别负面现象,夸大其辞,说一些所谓“愤青”的话,混淆视听,误导群众。二是主观片面羡慕资本主义制度。在年轻人主导的网络舆论场里,少数人极力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拿人权说事,对个别事例断章取义,把西方社会的高福利说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摇人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党员干部是引领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中坚力量,两类人群的理想信念和言行出现程度不同的问题,说明了舆论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编辑记者作为新闻人,是社会发展的记录者、旁观者、呐喊者。在舆论斗争中,党报的编辑记者就必须当仁不让,参与战斗,主动出击,不仅仅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还要攻城掠地,占领那些舆论场上的灰色地带、黑色地带,当好舆论斗争的先锋队。两军相逢勇者胜。党报新闻人必须充分认识斗争的复杂性、残酷性、长期性。舆论斗争说到底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如果党的宣传队伍不主动占领制高点、巩固舆论阵地,就会成为摆设,最终无安身之地。
舆论斗争要更有针对性
新闻宣传和舆论斗争就好比防守和出击,要更有针对性。当好舆论斗争的先锋队,不仅仅需要勇气和斗志,更要讲求战略和战术。强调舆论斗争,其针对性就好比摸透敌情,知彼知己才能提高打胜仗的把握。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就应该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来抓。各级新闻宣传部门既不能固步自封,守着“一报两台”自说自话,更不能无视网络舆情民意,陶醉于“删几个帖子”,而是要大张旗鼓地参与进去,建队伍、找靶子,组织力量用网络武器按网络规则打硬仗。
正面的新闻宣传,必须更讲针对性,报道要更精细。党报宣传的看家本领有典型报道和评论。以典型报道为例,传统的报道是刻画的人物、事迹大而全,篇幅长,结果往往是编辑记者费心费力,读者不买账,达不到正面宣传的良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典型一定要实事求是,保证典型真实可靠、可亲可敬,做到“信得过、看得懂、学得到”,不能“包装、拔高、催生”典型。新闻宣传的舆情形势变了,党报党刊读者和受众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等各方面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播环境今非昔比,如果我们还是用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搞宣传,就会无的放矢,放空炮、哑炮。
综合各类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新闻宣传和舆论斗争的针对性,加强各类舆情分析,更加重视分析社情民意。需要提出的是,收集、分析舆情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除了信访部门、党委社情民意系统,更应该重视整合各级各类媒体群工部门掌握的社情民意。作为党的各级媒体,也应该启动舆情分析工作,强化而不是弱化群众工作。
敢打能赢力除本领恐慌
习近平总书记重申,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这是舆论斗争的必然要求。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增强党的意识,做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符合党的要求,尽职尽责为党和人民服务”。
政治家办报是老话题,也是党管报纸的一贯要求,要求党报的编辑记者必须有政治家的视野,胸怀大局,顶天立地,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具体就是要把握好“时、度、效”,掌握好报道的范围、频率、轻重。有的问题需要及时引导,就不能拖拖拉拉,否则会引发议论,造成群众误解;有的事件刚发生,属苗头性问题,需要后续观察,就不能为了抢新闻,反而造成被动。既要守住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红色地带,更要打击谣言惑众、别有用心的黑色地带,还要有效争取介乎红黑之间的灰色地带。政治家办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求党报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相当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和业务水平,这需要在实践中特别是“走转改”中不断总结提高。
与政治家办报的传统要求相比,解决本领恐慌还应包括发展壮大党报集团实力,当好报业经济的企业家。实践证明,办报不仅需要政治家把握正确方向,更需要其具备懂经营、会经营的企业家素质,这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党报发展必须面临的不二选择。
政治家办报与企业家经营报业并不矛盾。党报主要是说报纸的政治属性,党报就是党的报纸,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党报就应该是党的喉舌,为人民利益鼓与呼,绝不能沦为其他集团和群体、阶层的代言人,不能一屁股坐在广告主的立场,更不能做损害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的傻事。说企业家经营报业,主要指报纸的商品属性。党报本质上是新闻纸,作为文化和信息产品,其固有商品的属性,有其价值所在。在市场经济中,依附于新闻纸的广告、策划等经营行为是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党报集团应着眼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方向,坚守政治家办报的立身之本,与党的主张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办报方向,为读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传递正能量。同时,要大胆用企业家的眼光,积极储备报业经营人才,挖掘各类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报业经济,占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市场,为社会提供有用的文化、新闻、出版类产品。(作者单位:山西日报政法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