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让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3)

浙江:让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3)

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当前,网络已成民意集散地、问政新平台,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服务好亿万网民,是新形势下走好群众路线的题中之义,也是建好网络空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知网络懂网络,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提高互联网条件下的执政能力与水平。要听民意集民智,通过互联网真诚主动地问政于网民、问需于网民、问计于网民,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惠民生暖民心,通过互联网打造民生服务平台,坚持网上有互动、网下有行动,使群众的利益关切有人听、有人办、有人帮、有人管,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要敢发声善发声,遇到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时,要通过互联网主动发布权威信息,表明政府立场,不能躲着、掩着,不能当“鸵鸟”;面对网络谣言和不实消息,要及早公布事实真相予以回应,不能迟疑、不能回避,防止谣言和不实信息扩散影响社会稳定;涉及大是大非问题和政治原则问题,要敢于站出来批驳、斗争,理要直、气要壮,决不能含糊其辞、退避三舍。

着力形成社会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强大合力。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网站和网民是主体力量,要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要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互联网站要落实自我管理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不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渠道。互联网协会、网络文化协会等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积极倡导“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要加强对网上不文明现象和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举报。要坚持文明上网、科学用网。广大网民是网络文明成果的享用者,同时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网民如何用好手中的麦克风,对网络生态至关重要。必须自觉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七条底线”是网民做人、行事的基本原则,不可逾越。微博上曾有一句广泛流传的话:“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网民,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在网络空间倡导文明风尚,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文明、理性、向善、温暖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