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2)

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2)

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启发精神自觉,坚定精神自信,从而将中国精神的普遍意志转换成人民的个体意志,在这一过程中,群众路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要在深入群众中培养精神自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论概括,但它最终还是要返回到社会实践,从而转化成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动力。而这首先需要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精神自觉,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精神地位和内涵的自我觉悟和高度体认。中国精神具有强烈的人民属性,它的根基在群众、智慧在群众、力量在群众。人们生活中存在着体现中国精神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启发精神自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群众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中去汲取表现中国精神的最好素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风格去诠释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坚决克服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坚决克服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使得中国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自觉。

要在服务群众中培育精神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精神自信尤为重要。对中国精神自信的培育,既需要服务和满足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还需要着眼于正面的引导和宣传。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在进行服务和引导的过程中,要树立群众在精神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进一步完善政策、拓宽渠道、丰富载体、鼓励创新,使群众真正成为中国精神诠释、传播的主角,不断提高群众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个体实践和自我教育中增强对中国精神的自信。

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力量的基石是人民,力量凝聚的根本在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从而获得了推动社会前行的伟力。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体现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回望历史,在国家落后挨打、人民颠沛流离之际,我们党顺应人民呼声,高举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大旗,凝聚起全体中国人的力量,中华民族一雪百年耻辱,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当站起来的中国人面对国际的激烈竞争、国家的百废待兴,我们党回应人民诉求,确立起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目标,激发出每个中国人的活力,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中华民族迎来复兴的曙光。无论是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还是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坚持为民的价值本色,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时代诉求,科学制定奋斗目标,从而凝聚起无比强大的力量。面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深深体现出每个中国人的理想,深刻反映出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人民群众个体需求的有机统一;这个梦,着眼于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坚持了为民的价值本色,坚持了利民的行动取向,必将把十三亿中国人的智慧和行动汇聚成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