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客体是土地经营权,不是承包权。也就是说,在承包或者流转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并处置农产品的权利,所以不是承包权,更不是所有权,而是经营权。
而在解读“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问题时,韩长赋更是明确表示,“现在有些解读不全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问题‘不能误解误读’。”
他再次强调,该类用地入市一定要把握好“三个限定词”,一是“流转”的对象是集体的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经营权,并不是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因为农村还有公益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更不是原来建设用地之外的其他耕地,这是一个限定词。二是符合规划。即使取得土地使用权,要建设什么也要符合规划。三是用途管制。
“概括地说,允许入市的只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并不是说所有的农村建设用地都可以自由入市。即便是集体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先也还要确权、确地,不能无证转让。”韩长赋说。
一位农业经济学者向记者表示,“这个提醒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人的眼睛都盯在‘流转’上,根本没想到这么多的政策要求,如果现在不强调,今后很可能会出现各种违规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
已设163个土地流转中心
无论是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还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要想全面推开,都需要大量的准备要做,其中“确权”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具体到广东省来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工作都在通过示范试点方式在稳步推进。一位省内农业系统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今年7月印发的《广东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及“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管理新机制”都是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些基础性工作的完成是以后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服务,推进建设流转平台,落实了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积极开展了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建立健全了纠纷调解仲裁体系,逐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目前,全省实行家庭承包耕地2804万亩,承包农户总数1096万户,设立各类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63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857.8万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