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稳中求进 实现良好开局——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 (2)

坚持稳中求进 实现良好开局——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 (2)

用改革的办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不用前置审批,不用认缴资金全部到位,不用住所产权证明,昨天交材料,今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11月20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福田分局办事大厅里,刚刚办好企业注册的深圳市平安达金晨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韦先生言语中透出兴奋。

三年前,韦先生和朋友就想创办一家小微企业,但由于门槛太高,一直拖着。今年3月深圳实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后,他们终于顺利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改革带来‘一箭三雕’的好处。”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30%,促进了经济增长;新增市场主体中私营企业增长势头最猛,促进了结构调整;新增就业120万人,促进了民生改善。

今年以来,改革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

大刀阔斧精简机构,自我革命简政放权。今年以来,国务院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

此后,一系列有利于添活力、稳增长的改革措施密集推出: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使民间资本的市场能量得以强力释放;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使外贸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小微企业暂免增值税和营业税,使市场主体减轻负担、快步前行……

“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减负松绑,这些举措意在激活市场活力,为中国经济提供内生动力。”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改革,撬动了转型升级。

2012年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在上海先行先试,今年8月1日试点扩围到全国,预计全年减税超1200亿元。从试点情况看,改革推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二三产业融合,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央并未简单使用短期刺激政策推高经济增速,而是坚持通过改革推进转型升级:资源价格改革,倒逼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铁路工程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对民间资本开放,优化投资结构激发新的活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产学研一体化,为中国经济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代表穆尔塔扎·赛义德指出,面对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局面,中国领导层专注结构性改革,将推动中国经济不断释放正效应。

改革,促进了公平正义。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近日发出通知,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锋指出,这一改革将解决当前存在的两项制度准入门槛、保障标准不同,不能调剂使用等问题。

站在更高的民生保障起点上,单靠政府投入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创造更有利于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

今年以来,多个领域的民生改革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通道;县级医院改革直指“以药养医”,挤出药价水分;提高了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教育公平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即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也注重以改革统筹各项工作,成为今年以来宏观管理方式的最大创新,是今年能够实现良好开局的关键所在。”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

时至年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时间表等,并对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抓紧贯彻决定精神,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唤之欲出。

“经济体制改革将发挥‘火车头’牵引作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当前我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通过加快经济领域改革将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